二號站平台_分清藝人的“前台”與“後台”

20

一紙退圈聲明,為霍尊的演藝生涯畫上了句號。相較於計較當事人的孰是孰非,霍尊事件更重要的價值,在於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思考機會:明星隱私的空間、邊界到底在哪裡?如果要將其公之於眾,那遵循的倫理又應該是什麼?,八卦是人之天性,明星的私生活,向來是“吃瓜”群眾茶餘飯後的消遣,融入社交的談資,甚至排斥異己的手段。面對明星隱私,似乎已心照不宣:對於藝人這一行當,博取公眾關注與讓渡部分私人空間,達成了無可奈何而又理所當然的交易。,一方面是藝人的主動為之,譬如各色綜藝節目對明星私生活的滲入,已婚的有婚戀觀察、帶娃綜藝,單身的也有關於獨身生活、親子關係的真人秀,不管人設如何,總有個曝光的由頭。,另一方面則是被迫暴露,個人感情的分分合合有必要向公眾交代,已經成為某種意義上的“潛規則”。但當普通的情感糾紛已提不起興緻,“吃瓜”群眾的八卦閾值不斷被抬高時,對於私密的暴露也不斷突破底線。對自我包裝是必修課的藝人來說,假若一招不慎,帶來的將是一場不可避免的社會性死亡。,按照加拿大社會學家戈夫曼的理論,人的言行,有“前台”與“後台”之分,兩者行為殊異,普通人亦很難例外。對於公眾身份屬性加持下的藝人,區分兩者差別就更為重要。,而從當下霍尊事件看,人們的關注點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這一個區分:此次事件中的一大爆點——霍尊與其好友的群聊“滬上情慾流”,正是“後台”變為“前台”的一個典型事例。人們一邊倒地集中在對霍尊言論的口誅筆伐上,而忽略更為關鍵的判斷——當事人的“後台”表現是否代表了他的真實面目。,霍尊自我陳辯,所有言論只是一時“口嗨”,這話的真假暫且不論,但基本前提是,這都是他“後台”的言行,是應該與“前台”標準有所區分的。這就如國內一個著名演員,以演技聞名,但其實在真實生活中是個結巴,人們卻並沒有因此而責難其表演——兩件事情性質其實是有些相近的。所以對於霍尊,假如他的言行並沒有落實到行動中、而只限於言語,那我們就應該給予更合理的判斷和評價。因為“後台”的言行,雖不能完全與自我心理活動一樣“論跡不論心”,但也庶及近之。以“前台”標準要求“後台”表現,是不公平的。,我們強調“前台”與“後台”的區分,不僅僅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環境、更好地保護藝人,更是因為這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在網絡發達的今天,放任對別人“後台”的“前台化”,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警惕、抗拒這种放任,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