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解讀歷史地理學,傾聽大地的故事,時間:2022年6月27日晚上,地點:“北大名師聊專業”系列活動第四場,嘉賓:韓茂莉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歷史地理”是研究往昔地理的學科,“歷史地理”是研究往昔的地理,屬於一門地理學科。“歷史”只是它的定語,確定了它的研究時代。它的研究領域包括但不限於疆域、環境、政區、農業、交通、城市等。,當代地理學家認為,地理學所研究的就是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人文現象的分佈,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人類到今天已經有200多萬年的發展歷程,我相信在200多萬年之前一直到後面的考古階段,人類在尋找食物、建立聚落的過程之中,每前進一步都會獲得地理知識——山在哪兒、水在哪兒、食物資源在什麼地方。從那個時候起,地理知識就開始在人的生活之中積累下來。隨着以後的歷史發展,它經歷過古代階段、近代階段,一直到今天發展成獨立的學科。,地理學的研究,大概有這樣三方面內容:,第一,大地上原有的山川、河流、湖泊、沙漠等等,我們研究它的形成、發展和變化規律。,第二,城市、農田、道路等所有由人類活動創造而形成的大地上的景觀,研究它們形成的原因、發展的規律,還有面對的未來。,第三,大地上沒有的,也不是由人類創造的,而是在人類利用過程之中形成的政治地理、軍事地理。,舉個例子,中學課文《燭之武退秦師》,是來自《左傳》的一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與故事有關的是三個國家——秦、晉與鄭。秦晉兩國形成聯盟,組織一支軍隊要攻打鄭國。鄭國是個小國,大兵壓境,完全無力反抗。有人建議,派燭之武去和他們談判。於是謀士燭之武就坐在一個大筐里被墜到城牆之外。他跑到秦國軍營中對秦國將領說:“秦晉兩國軍隊攻打鄭國,鄭國滅亡是肯定的了。但是將軍要看看,如今鄭與晉是鄰國,鄭國滅了,其版圖最有可能是納入晉國之中。而晉與秦也是鄰國,可以想象,秦國的鄰國領土增大、國力更強,對秦國有什麼好處呢?顯然是更大威脅。歷史上,秦晉兩國之間有過很多相互承諾,往往都是晉國沒有兌現。攻打鄭國,只會留下對秦人不利的這樣一個結果。反過來,如果鄭國仍然存在,秦向東攻打其他地方時,鄭國在必要的交通幹線之上,可以為秦人提供後勤保證比如糧食供應等等,這對秦是一種好處啊。”秦國將領一想“果然是這樣的”,於是秦國軍隊撤退了。原本是兩國合力組成的一個聯軍,秦人退了,那晉人也只好退了,鄭國保存下來了。,可以發現,這就是我們今天熟悉的一個詞語叫作“地緣政治”。《孫子兵法》中有一句話——“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燭之武做的事情就是利用三國地緣政治之間的關係,成功保存了鄭國。這就是政治地理,利用地理而達到政治目的。,其實但凡政治、軍事都具有這樣一個特徵——利用地理達到其中的目的。如果說地理學有第四個研究內容,就是通過人的行為而構成的一種地理現象,這種地理現象同樣在大地上沒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是在空間上是有所表現的。我們馬上會舉這樣的例子。,圍繞在顧頡剛先生周圍,大約是中國史學界半個家底,而歷史地理是研究地理學的過去時。雖然是一個小眾學科,卻有久遠的兩千多年歷史。何以為證呢?其實在《史記》《漢書》當中都埋下了談地理學過去時這樣的證據。我們舉一個地方的事例。,有個地方叫作左馮翊,位於陝西中部,關中地區,在今天的西安市以北地帶。在《漢書·地理志》中可以找到有關它的說法。《漢書》的著作者是東漢時期的班固等等,講的是西漢時期的歷史。它講到漢代的左馮翊曾經是秦代的內史。什麼叫“內史”?它在當時屬於首都特別行政區,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左馮翊在漢高祖劉邦的時候屬於塞國,以後又屢次更名。這個地方在西漢時期有戶口、有人口的統計,同時說到左馮翊這個地方有多少縣,又做了什麼樣的地名改動等等。於是我們就在這字數不多的記載之中看到了,它不但涉及西漢這個時代的地理,而且還涉及秦代的地理問題。,但凡地理的過去時就是歷史地理。於是我們可以發現,古人在記述他們當代要陳述的地理問題的同時,往往會追溯歷史。由此,我們相信歷史地理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當然,這樣一個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之中,經歷了古代歷史地理、近代歷史地理的過程。近代歷史地理是從二十世紀初開始它的進程的,它的發起者是張相文先生。在二十世紀初期,1909年,張相文組織了中國地學會。中國地學會所研究的內容之中,就包括歷史地理。當時隸屬中國地學會有一份雜誌叫作《地學》,從1910年創刊到1937年結束。這裏面我們看到的文章就有“滹沱、漳、滏之變遷”,這指的是華北平原上幾條河流的歷史變遷,渤海的過去與未來,近五十年的中國水利。,這些研究文章講的都是地理學的過去時,但是它們的立足點、研究方法與古代地理已經有所不同。因此,我們把這個階段稱為近代地理學登上了歷史舞台。但是在1909年,歷史地理仍然屬於地理學的整體範圍之內,它獨立地以一個學科登上學術舞台,跟禹貢學會乃至於這個學會的一份雜誌——《禹貢》是有關係的。,說到禹貢學會必須說起顧頡剛先生。顧頡剛是中國近代以來的著名學者,不僅僅著名,而且是學術泰斗。當年他從事中國古史研究、民俗學研究、歷史地理學研究,匯聚了那個時代眾多的學者,像譚其驤、侯仁之、史念海、白壽彝、張維華等等,我們細數出來,圍繞在顧頡剛先生周圍,或者屬於他的學生的,大約是中國史學界的半個家底。,就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創辦了禹貢學會,隸屬於禹貢學會的雜誌叫《禹貢》,半月刊,每半個月發行一次。“禹貢”是它的中文名稱,戰國時期《尚書》的一個篇章“禹貢”。這個雜誌的英文名稱就叫“中國歷史地理”。從那個時候開始,歷史地理以一個獨立的學科正式登上歷史舞台。,禹貢學會創辦初衷,即是面對抗戰全面爆發喚起民心,在禹貢學會建立的初期,追隨它的學生剛才說了,幾乎囊括中國史學界的半個家底,其中最為著名的有譚其驤、侯仁之、史念海先生。根據這樣的學術淵源,我應該屬於顧先生的再傳弟子,因為史念海、侯仁之先生都是我的老師。禹貢學會創辦是在1933年,那個時候東北已經淪陷。我們知道1931年東北大地爆發了“九一八”事變。隨着東北淪陷,華北也面臨着危機。在如此民族危亡的時候,顧頡剛先生是一個愛國者,他認為一介書生投筆從戎,對於國家並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用中國文化喚起民心,振作抗日的鬥志,卻能夠起到更大的作用。,禹貢學會創辦的初衷就是面對抗戰全面爆發喚起民心。於是,在禹貢學會創辦之後,包括《禹貢》半月刊所有這些成員,主要致力的研究內容,除了純學術的歷史地理研究之外,側重於中國邊疆地區——這些學者當時已經認為如果華北淪陷、長江流域淪陷,有可能邊疆地區會帶來新的希望。於是組織西北考察、西南考察,當時屬於禹貢學會的成員之一嚴德一就曾經參加了滇緬公路的勘測。我們都知道抗戰全面爆發以後,中國接收國外援助物資只有一條道路,就是滇緬公路。,除此之外,顧頡剛先生重視邊疆問題、民族問題等等,更重要的注重我們國家的歷史。1937年華北淪陷之後就是“七七事變”,禹貢學會不能再辦了,於是顧頡剛先生到達西北地區,在甘肅、青海繼續宣傳抗日,鼓勵當地的漢民和藏族同胞加入抗擊日本人的行列之中。雖然當年這段歷史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北京大學的師生們沒有忘記顧頡剛先生。當年禹貢學會最初創辦的會址位於蔣家衚衕三號,就在北京大學東門附近。上世紀九十年代這個地方要進行改造和拆遷,北大師生呼籲無論如何應該將蔣家衚衕三號保留下來。北大花了重資將這個住宅進行了易地搬遷,如今落在了北大校園,就在北大光華學院那些現代大樓的背後,有一個四合院。這就是當年蔣家衚衕三號禹貢學會的會址。,那麼從這個院子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學科有着這樣一個難以忘懷的家國情懷。在禹貢學會創立的初期,這些學者想為國家和學術界做一些大事,他們希望編一部中國地理沿革史,同時還想編一部歷史地名大詞典、繪製一本中國歷史地圖集。但是這個學術團體只存在了幾年,抗戰爆發了,很多想法都變成了那個時代的遺憾。但是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集合全國一百多位學者,《中國歷史地圖集》誕生了,它不但是研究歷史地理,更代表中國上下五千年輝煌歷史的一個成果。記得那一年裡根總統訪問中國,它是作為我們國家的一個禮物送給這位美國總統的。,隨着歷史地理的發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侯仁之先生的著作《歷史地理學四論》問世了。在這部書中,侯仁之先生告訴我們,歷史地理學是地理學的過去時,研究的是昨天、前天的地理。但是到了新的時代,給予我們的任務已經不同以往,它不但要研究地球表層原本有的、人類創造的各種景觀的變化,而且還要探究人與地之間的關係。於是把這樣一個學科推上了一個現代歷史地理學的發展階段。,那麼到今天,本着侯仁之先生所提出來的基本觀點,歷史地理學已經分成了若干個分支。第一大分支,研究歷史自然地理,大地上的河流、湖泊、海岸、沙漠、森林、植被等等,以及歷史氣候,所有這一切地理現象的發生原因、發展變化以及未來。另一個大的領域,我們把它稱為歷史人文地理,囊括在這裏的分支與人口、軍事、城市、農業、政治、文化、聚落、商業、社會等等領域都相關。所有這些研究分支到今天來講,已經形成了眾多的成果。,古人如何利用地理解決問題,《戰國策》中有很多例子,今人利用地理,發現地理,古人也同樣如此。歷史地理對於今天來講會解決很多的問題。下面就舉例說明,古人會如何利用地理解決問題。,《戰國策》講到,在黃河一條支流洛河沿線有兩個國家,東周和西周。時間進入戰國時期,當年的周天子已經完全沒了地位。同時,周天子的後人又發生了家族內部的分裂。於是就形成了東周、西周兩個微不足道的小國,這兩個小國還互相發生內訌,問題就出來了。位於洛河下游地帶的東周想種稻子,但是位於上游的西周把水堵住了。沒水怎麼種稻子呢?於是找了一個謀士叫蘇秦,蘇秦說“我會給你解決問題的”。,於是蘇秦到了西周,和西周國王說,你們把水堵住了,下游的東周可以不種稻子,種麥子,人家也是活得很好的。你要真想控制東周的話,現在就把水放下去,那就把旱地作物麥子淹了。然後該用水的時候你卡住水,作物生長以後你又放水,這樣你就等於在水這個問題上控制了東周。西周一想果然如此,於是就把水放了。,那位於下游的東周可不知道蘇秦出的是個損招,他們要的只是水。水的問題解決了,蘇秦從兩方都拿到了好處。我們今天看這真是一個不道德的計謀,但是這裏面存在一個問題,之所以蘇秦能夠成功,地理起了作用。,《戰國策》記載的未必都是我們今天看沒有道義感的這種策略。另一段文字記載仍然來自《戰國策》,與這個故事發生關係的,有秦、西周,和東邊的齊。西周是周天子的後人,隨着戰國時期秦人的力量越來越強,秦國國君對西周國王說,你手裡有九鼎,我想把這九鼎拿到秦國去。我們都知道九鼎是國之重器,鎮國之寶,非同小可。西周國君雖然很弱,但他也不情願。於是他找了一位叫作顏率的謀士,如此這般說了他的困境。顏率說我給你搞定。,於是他向東到了齊國,將這個問題對齊國說了,他說“周君說了秦人無德,如今他想把九鼎送給有德的齊國”。齊國國君一想,九鼎都要送我了,那我當然就有權利有義務派軍保衛這九鼎了,於是齊國就派出了軍隊。秦人一看齊國也不是好惹的,戰國時期也是一個強大的國家,軍隊都派出來了,秦人就想算了,戰爭時機不合適,於是它就不要九鼎了。,秦人退了,齊國的國王就和顏率說:“我想把九鼎取回來。”顏率說:“可以,但是我很想知道你要從哪條道把鼎運回來。”北邊是魏國的國都大梁,今天的開封,南邊是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在今天的淮河流域,被稱為陳。齊國國君說:“我當然從周所在的洛陽一路向東,經過魏國都城大梁運到我的都城臨淄。”顏率說:“你聽說過沒有,魏國君臣上下都在討論如何獲取九鼎的事情,從宮殿討論到庭院之中,謀划已經不止一天了。你要把鼎從這兒運過,這鼎還是你的嗎?”齊王一想是這樣的,條條大道通羅馬,換條路吧,我向南經過楚人的國都,雖然繞了個彎,也是可以過來的。顏率又說了,那事就更麻煩了,當年楚莊王的時候就留下了一個故事叫“問鼎中原”,“問鼎”什麼意思?不拿到手怎麼知道鼎有多重呢?如果鼎繞到楚人的國度,那更不會是你的了。這齊國國王就發愁了,這鼎還能拿回來嗎?於是顏率又說,我聽說當年大禹治水成功之後,鑄了九鼎,每個鼎都很重,需要有九萬人才拉得動,這九個鼎就是九九八十一萬人,你上哪兒找八十一萬人暫不說,這一路上都是危險。然後齊國國君一想,算了吧,我徹底沒這個信心把鼎取回來了。於是顏率告訴他,我聽人說,稱霸天下是在德而不在鼎,有德就可以稱霸天下。這就是這個故事的結尾。,這個故事之中充滿了地理,古人通過一個計謀完成了地理上的運用。,宋代起各地科舉錄取人數,就有不同的名額限制,下面講一個跟物產有關的地理學問題。,曲阜是孔子的家鄉,很多年前我們學院到那裡進行規劃,看到有一個以孔子周遊列國為內容的聲光電的演藝廳。當年孔子周遊列國,一路向南走。南行到陳蔡這個地方,遇“陳蔡之困”——沒吃的。當然過了陳蔡到了楚國,境遇就發生了變化。演藝廳於是布置得窗明几亮,為了表現祥和的生活,農家院落外面掛了一紅一黃兩串的辣椒和玉米。這對嗎?,一定是不對的。我們都知道玉米和辣椒原產地在南美洲,十五世紀晚期1493年開始地理大發現,哥倫布才登上美洲大陸。大概在明代晚期十六七世紀的時候,這兩種農作物才傳入中國。當然孔子他老人家是沒有可能享受的。因此,我們說歷史地理研究問題的重要內容,是跟物質文化有關的。,當然不僅僅是曲阜的孔子周遊列國演藝廳這樣的錯誤,金庸著作中也有這種對於物質文化的傳播歷史不清楚的問題。《神鵰俠侶》《天龍八部》,我們看到這兩部著作的主人公無論是楊過還是段譽,他們生存的時代,故事告訴我們北宋和南宋,但是在他們的故事之中,講到了玉米,也講到了辣椒。而我們知道他們生活的時代,距玉米、辣椒傳入中國要早五百多年。,接下來要舉的例子屬於歷史地理之中的文化地理問題。,高考剛結束,各省都有自己的分數線。其實科舉制度的時代也有這樣的特徵。從宋代開始,東南西北各個不同的地點,科舉錄取的人數就有不同的名額限制。科舉考試首先在縣進行初級考試,這些有了童生資格的人,經歷縣的提學進行考試之後,獲得一個資格,有了秀才的身份。秀才有資格參加鄉試,鄉試是到你所在的省里的考試,這時候就有了名額限制。從明代留下來的記載可以發現,各個省的舉人——就是鄉試的成功者,都有了具體的名額規定。,一般來講,經濟發達省份文人多,名額稍多一點,一百多人。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四五十人。這樣的話,這些進行鄉試的文人,無論你考得有多出色,最後由於舉人名額的限制,錄取最多不過一百多人,最少就四五十人。,然後他們開始進京趕考,到京城之中參加會試。參加會試的過程之中,又有了進一步的名額限制。這就是明清兩代都有南卷北卷,有的時候還出現南卷、北卷、中卷。什麼意思呢?仍然是這樣的,經濟發達地方,供自己子弟讀書的可能性就大,這些人的讀書水平也高。雖然都是一百多舉人進京考試,可是這一百多和那一百多水平就有了極大的差異。江蘇、浙江都是高考大省,當年也都是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我的太老師顧頡剛先生,當年回憶他老家在蘇州一個短短的巷子里,前後出了十一名進士,這就是當年經濟發達地區的一個見證。當然朝廷不希望所有在會試過程之中拿高分、中了的人,都是來自一個地方,於是有了南北中三卷。這樣的話,各個地方在會試過程之中,能夠進入這個過程的成功者基本上人數相當,這既保證了地區上的平衡,朝廷用人也不會集中在一個地方了。,會試成功之後進入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這次不淘汰了。這次考試只是定名次,狀元、探花、榜眼都是在殿試最後形成的。,這個過程之中我們看到什麼呢?文化與地域之間的關係。這就是我們談歷史文化地理研究的其中一個內容。
06
2022.07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5494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