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註冊_文化類綜藝節目創新再上台階

20

當“奇妙游”為代表的文化綜藝開啟元年之後,傳統文化還能怎樣被新技術賦能?近期,藉著中秋佳節的東風,又一批文化類綜藝紛紛上新,它們以多種內容和形式的創新,證明了傳統文化題材依然大有可為。,形式創新,從“講說”向“綜藝”轉型,《閃耀吧!中華文明》今年9月初開始首播,是一檔由河南衛視與優酷聯合出品的文博類節目。節目主打文化探索紀實,由“文明追光者”陳坤攜手許丹睿深入三星堆、秦始皇帝陵、唐長安城、南海一號、殷墟、敦煌等六地考古現場和文博秘境。雖然節目結構看起來和過往的文博類節目大同小異,但實際播出時,節目充分借用了陳坤的表演優勢,將考古現場提出的問題作為主線貫穿始終,通過走訪現場、專業求助等多種手段抽絲剝繭,情景再現歷史謎題的解答過程。,有關歷史文博的知識不只是簡單地介紹後走走過場,而是彼此串聯,成為解謎的關鍵信息,彼此印證交叉,帶領着觀眾跟隨陳坤的節奏尋找答案。正如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頤武所指出的,我國近年來的文化類節目經歷了從“講說形態”向“綜藝形態”的轉型,原本以專家獨自講說為主的形式,逐漸轉變成為“專家+明星+素人”聯合登台參与傳統文化演繹。,節目總監製李炳也表示,使用明星肯定不如專家權威,但是面對不同的觀眾需求,再綜合節目採用的探秘推理方式,能夠很好地使用明星,也是一種創新的表現方式。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師資博士后彭侃看來,成功的文化類節目會注意明星的適配性,不會一味地追求流量高的明星,要讓明星在節目中真正有用武之地,而不是成為“花瓶”。“例如《國家寶藏》《故事里的中國》《典籍里的中國》等節目,就邀請實力派演員,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舞台表演能力。”,技術助力,節目表達耳目一新,從央視的《經典詠流傳》到河南衛視的“奇妙游”系列,活用傳統文化元素,使用現代視聽手段創新文化節目表達,幾乎是現在文化類節目的主流創新手段。今年開始,央視的《詩畫中國》就大量使用了新的視聽技術。,《詩畫中國》先後採用了XR、CG、裸眼3D、全息影像等先進技術,既有戴着VR眼鏡走入古畫《貨郎圖》的神奇體驗,又有從唐代畫家韓滉的《五牛圖》走出來的三維動畫五牛,清代畫家任頤《公孫大娘舞劍圖》中由舞蹈家化身的主角在舞台上演繹畫中人的劍法,原本看不見摸不着的劍氣則藉由特效逼真呈現。,據節目組介紹,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傳達,有賴於現代視聽技術的進步。以首期播出的《溪山行旅圖》為例,老戲骨李光復化身“山間行者”,踏入畫中,事實上,這幅《溪山行旅圖》是由中央美術學院的師生將其細細拆分出80多個元素,以超過1000小時的努力將各個元素重新繪製,再通過三維建模進行組合而成。與紙畫相比,絹畫的立體化難度更高,在長達兩個月的創作周期后,節目最終在保留國畫真實質感的前提下,打造出可容真人“進入”的山水空間。,活化元素,與觀眾建立情感聯結,近年來,文化類綜藝節目似乎出現了階段性的井噴期,從央視總台到地方衛視,從書法、古曲、繪畫作品到傳統節氣時令,圍繞着傳統文化元素做文章的節目越來越多。時至今日,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系列已經拍到了第四季,央視也於近期開啟了節氣系列《古韻新聲》,它採用了“文物展演+文化訪談+古風樂舞”相結合的呈現形式來烘托節日氣氛,解鎖傳統佳節習俗。,北京衛視最近開播的《最美中國戲2》,將傳統戲曲元素搬到了台前,將戶外園林真人秀與戲曲創演相結合,找到了解碼戲曲藝術的全新打開方式。節目設計了戲曲教學環節,讓不同劇種不同行當的老師,帶來戲曲知識、技能的教學和講解。圍讀會環節,老師們會分享和講述戲曲相關的故事,讓嘉賓與觀眾更有代入性地觀看後續的演出。,“戲曲為主題的綜藝節目因自帶‘高門檻’屬性,很容易拒普通觀眾千里之外。而《最美中國戲》用今人的方式、今人的語言、今人的技術來展現戲曲、傳播戲曲,讓傳統戲曲活了起來,為觀眾打開了認識戲曲文化的新視角。”綜藝評論者李楊這樣評價。這種向內、向深挖掘傳統文化內涵的做法,或許會成為後續文化類綜藝繼續深化創新的常態。,彭侃也認為,成功的文化類節目都有比較強的“觀眾意識”,要想方設法建立與觀眾之間的情感聯結。不好看的文化類節目往往都是走高冷路線,主創者可能覺得自己的內容格調很高,但是觀眾卻感覺遙不可及。真正好的文化類節目要讓觀眾從中產生共鳴感,能夠願意去追隨和傳播節目。創作者要善於在傳統文化精神與當代社會生活之間建立巧妙連接,才能真正創作出讓大眾既喜聞樂見又受益匪淺的節目。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