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衚衕與徐忠:忠烈一生,後代襲爵,居於永康,就在距離雍和宮、柏林寺南側不遠的地方,有幾條以“永康”命名的衚衕,如前永康衚衕、后永康衚衕、前永康一巷、后永康一巷等。,提及這些“永康”,當地居民的意見總會產生分歧。“永康”,大概是為討個吉利,表達“永遠康健”的意思吧。但多少了解一些歷史的朋友,馬上會將此說法駁回:“永康”是世居於此的某個明朝侯爵家族的名稱。而被冊封為永康侯的第一人,是明代將領徐忠。,徐忠乃何許人也?翻閱《明史》,你會發現,這是一位參与了燕王朱棣“靖難之役”的功臣。他曾在朱棣的功臣榜中名列第十一位。,徐忠出身軍人世家,年輕時經常隨明軍北伐蒙古,還取得了不俗的戰績,由於功勞卓著被升任濟陽衛指揮僉事。待洪武末年,徐忠改鎮開平(今河北唐山)。,朱元璋一世英名,卻未能換來身後的政權平穩。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起兵靖難,開始與自己的侄兒朱允炆爭奪天下。燕王軍隊連破居庸、懷來,並一路殺向開平,寡不敵眾的徐忠投降了燕軍,並在不久之後的攻取灤河戰鬥中初立戰功。這一年的十月,朱棣在會州(今河北平泉西南)整編軍隊,形成前、后、左、右、中五路大軍。由於驍勇善戰,受到朱棣賞識的徐忠被委以統領前軍的重任。隨後,他在鄭村壩之戰中,率眾擊敗南軍主帥李景隆。,鏖戰四年,終於塵埃落定。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不知所終。朱棣稱帝后,將戰功赫赫的徐忠升為都督僉事。時隔不久,徐忠又被授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前軍都督府左都督、永康侯,食祿一千一百石,子孫世襲,並獲賜鐵券。,如果你對明史感興趣,就一定不要錯過徐忠的那一長串封號。有明一代,第一等封號是“開國輔運”,只授予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開國功臣;第二等封號為“奉天靖難”,只授予參加過“靖難之役”的功臣。接下來,有功績的武臣會被加“宣力”二字,而文臣則加“守正”二字,功高者還會被另加“推誠”二字。,“特進榮祿大夫”是散官頭銜,品級為正一品。按照當時的等級劃分,武將的散官頭銜總共有30種之多,最高級別是“特進光祿大夫”,最低級別為從六品的“忠顯校尉”。與此相對應的,是文臣的散官頭銜。最高級別是一品的“特進光祿大夫”,最低級別則為從九品的“將仕佐郎”。文臣的等級劃分比武將要多,為42種。,“柱國”勛號也是因功賜予的。一般說來,只有五品以上文臣,或六品以上武將才可以享有。以武將而論,最高等級的勛號是正一品的左柱國,其次是正一品的右柱國,再次則是從一品的柱國。一路下來,直至從六品的武騎尉。,明代的異姓爵位,一般為公、侯、伯三等。能夠成為公侯者,一般都是有着很大功績的文臣武將。,明代設置前、后、左、右、中五軍都督府,每個都督府的最高長官皆為左都督、右都督。然明初的左、右都督都是實職,後來成為有功勛武將的榮譽頭銜。徐忠被授予這個職務,大體是有實權的。,能夠佐證這一點的,是永樂七年(1409)成祖朱棣巡視北京,留太子朱高熾在南京監國。因老成持重,徐忠被委以輔佐太子之責,並協理南京軍事。到了永樂十年(1412),朱棣敕命工部修建大報恩寺塔,以報母恩。此等重要差事,朱棣又指派給徐忠與內官太監汪福、鄭和、工部侍郎張信等。由此可見,徐忠絕對是朱棣核心圈子里的人。,永樂十一年(1413)八月,徐忠因風疾病逝,時年52歲。為此,朱棣居然廢朝一日,追封其為蔡國公,賜謚“忠烈”,並命有司為他治喪。而徐忠的後代襲爵(侯爵)者,則一直生活在永康衚衕的府邸,至明朝覆滅。,“遂安伯”衚衕與陳志:衚衕名稱就出自這位靖難功臣,如今的金寶街所在地,曾經存在過一條名叫“遂安伯”的曲折衚衕。至於“遂安伯”衚衕的名稱,則是出自“靖難之役”功臣陳志的爵位。陳志及其子嗣,應該長期生活在遂安伯衚衕內。,有關陳志的記載,目前所能查到的史料並不算多。根據這些史料可知,早在洪武年間,陳志便擔任了燕山中護衛指揮僉事。,提起陳志所擔任的職務,咱們還得先說說“燕山中護衛”是怎麼回事。洪武二十六年(1393),作為太祖朱元璋控制地方的最高軍事機構,全國各地的都指揮使司基本確定,總共有17個之多。這些都指揮使司,大致是按省份來劃分的,但也有兩個例外。其中之一的“北平三護衛”,即北平左、右、中護衛,因北平曾為元大都,地位十分特殊,明廷便把“北平三衛”提升至都司一級。,燕王朱棣就藩時,朱元璋將北平三衛劃撥給他,隨即更名為燕山左、右、中護衛。待朱棣即位后,更是提高至僅次於錦衣衛的高度。由此可見,擔任燕山中護衛指揮僉事(正四品)的陳志,確實有些軍事才能,並且受到朱棣的信賴。,不久之後,陳志跟隨朱棣起兵。待朱棣即位后,他累遷都指揮同知,封遂安伯。按照朱元璋定下的制度,都指揮使司設“指揮使”一人,正三品;“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指揮僉事”四人,正四品。此時的陳志,已經成為成祖親兵部隊的重要將領。,永樂八年
(1410
)五月,陳志去世。由於兒子早逝,他的孫子陳瑛襲封遂安伯爵位。與陳志一樣,頗受朱棣信任的陳瑛曾隨皇帝出塞,也曾鎮守永平、山海、薊州的軍事要地。據史料記載,陳瑛豪爽有將才,但是為人貪婪殘暴,所以很多人都在背地埋怨他。陳志的曾孫陳塤於正統十一年
(1446
)襲封遂安伯,死於土木堡之變,後來被追謚“榮懷”。遂安伯的爵位一直承襲至明朝滅亡。最後一代遂安伯是陳志的八世孫陳長衡。他在襲爵三年之後,殉國於甲申之變。,明亡清興之際,遂安伯衚衕也換了不少主人。待雍正二年(1724),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曾就藩於山西大同的代簡王朱桂後裔朱之褳(時任正定府知府)被封為延恩侯。這位被雍正帝禮遇有加的皇室後裔也在遂安伯衚衕居住過。此時,遂安伯衚衕的名稱已經改作“歲柏衚衕”。,“無量大人”衚衕與吳良:你猜,這二者之間有關係沒?,若不是上了些年歲的老北京居民,恐怕不知道“無量大人衚衕”說的是哪裡了。如果是京劇愛好者,或許能記得梅蘭芳先生曾經居住在那裡。很多年過後,這條衚衕更名為“紅星衚衕”。再往後,這裏又成為金寶街南側樓宇的一部分。殘留的衚衕區域,只剩下東段不多的幾個門牌號。,“無量大人”是何許人也?根據清乾隆年間的北京史料記載,這條衚衕里曾有一座名為“無量庵”的小廟。然這無量庵與“大人”稱謂毫無干係,那麼這“天一腳地一腳”的古怪名稱又是從何而來?,史料中,“無量大人”衚衕應是“吳良大人”衚衕。而這位名叫“吳良”的大人,在北京民間傳說中,還有一則神奇的故事。,據說,在進攻元大都前夕,朱元璋派吳良到大都偵察軍情。吳良順利完成任務,當他準備出城時,由於元大都衚衕太多,吳良迷了路,繞來繞去,如同墜入迷宮,吳良隨即便被元軍發現。吳良在前面跑,元軍在後面追。跑着跑着,吳良鑽進一條衚衕中,不見了。無奈之下,元軍將衚衕團團圍住,一圍就是十天十夜。其間,元軍挨門挨戶反覆搜查也未找到吳良。原來,吳良得一白須仙人指點,早已重返軍營。,待攻佔大都后,朱元璋為吳良記了頭功。而吳良也在救他性命的衚衕內修了一座廟。從此,這條衚衕就叫吳良大人衚衕了。,這個傳說有幾分靠譜?依我看來,基本上屬於子虛烏有。吳良倒是確有其人,且為朱元璋立過大功,但他根本就沒來過北京。,吳良是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人,也算鳳陽人朱元璋半個老鄉。年輕時,吳良跟隨朱元璋征戰。由於戰功赫赫,由帳前先鋒累遷指揮使。在鎮守江陰的十年間,吳良奮力抵禦張士誠的攻勢,成為朱元璋陣營的東南屏障。,及至大明開國后,吳良繼續為太祖朱元璋征戰各地。洪武三年(1370),吳良擔任都督同知,並封江陰侯。兩年之後,他又跟隨征南將軍鄧愈征討廣西蠻族,平定粵西。對於吳良的才能,朱元璋曾慨嘆道:吳良,今之吳起也!,晚年的吳良,卸去了鎧甲,生活在自己女婿的藩地。而他的女婿,是朱元璋第七個兒子朱榑,當時被封為齊王,且在山東青州就藩。吳良是以督建王府的名義,被派到青州去養老的。這樣也好,可遠離南京“是非之地”。洪武十四年(1381),吳良病逝於青州,被追贈特進光祿大夫、上柱國、中軍都督、江國公,賜謚“襄烈”。次年二月,賜葬鐘山之陰。,行筆至此,或許你會發現,吳良確實沒在北京待過。或許是為了合理解釋“吳良大人”衚衕的名稱由來,在京城民眾的茶餘飯後,便有了“吳良進大都刺探情報”的故事。,吳良沒來過,他的後代也未來過么?至少,吳良的兒子吳高,確實是個將才,他也曾在北平練兵。但吳高不知何故,在朱棣遠征漠北經過其駐地(大同)時竟不來見,被盛怒之下的朱棣削爵為民。,到洪熙元年(1425),仁宗朱高熾看到吳高的名字,說了句:“這個人過去經常對我無禮,貶去海南吧。”此時吳高已死,其家人便替他受懲,千里遷徙,直至遇大赦得釋。由此看來,“吳良大人”衚衕以吳良及其後代居住地而得名的可能性,確實不大。,“史家衚衕”與史可法:確曾居住一戶史姓人家,是否為史大人可不確定,“一條史家衚衕,半部近代中國史。”這話說得誇張,但也多少有些依據。史家衚衕里居住過的名人太多,只是這條衚衕的名稱由來讓人感到迷霧重重。,何以如此?因為史可法。有些朋友說,史家衚衕小學的大體位置,便是昔日的史家祠堂。而史家祠堂的舊址,曾經居住過史可法一家。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否住過史可法一家,則至今無法佐證。,史家衚衕的名稱由來,無論與史可法本人是否相關,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這裏曾居住一戶姓史的人家,而且這家人還得是高門大戶。,明嘉靖年間,張爵所撰寫的《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中“史家衚衕”已然存在。而在北京民眾中也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史可法的祖宅就在史家衚衕內。,根據《明史·史可法列傳》中的記載,史可法祖籍在順天府大興縣。而昔日的大興縣,包括如今東城區、朝陽區、大興區在內的大片區域,其核心區域就在東城區。,史可法的祖輩,曾世襲錦衣衛正六品百戶官職。而這位祖輩當差時,或很有可能安家於史家衚衕之內。如果真是這樣,史可法家族的祠堂也就順理成章地出現在史家衚衕中。但這一切,都只能是沒有實物佐證的推測。,史可法本人是崇禎元年
(1628
)的進士。他曾在北京做過戶部主事、郎中。崇禎八年
(1635
),史可法遷右參議,分守池州、太平等地。此後,他的活動軌跡就不再涉及京城地區。所以說,史家衚衕與史可法本人的緣分,或許有,但傳說遠多於真實。,力學衚衕與李賢、李東陽:李閣老究竟是哪一位閣老?,“力學衚衕?莫非這裏曾有過一所理工科學校?”某位朋友在西單附近溜達時,突然發信息問我。這話怎麼說呢?此地確實有過一所工科類技術學校,且是近代中國第一所鐵路管理人才的高等學校。但力學衚衕名稱的由來,或許與兩位姓李的明代大臣有關。,據史料記載,至少於明初之後,力學衚衕便被叫做“李閣老衚衕”。這裏確實住過兩位姓李的內閣首輔,此二人一位叫李賢,一位叫李東陽。那麼,“李閣老衚衕”名稱的出現,究竟始於哪位“閣老”呢?,根據明代《長安客話》中的說法:“李文正東陽賜第,在灰廠小巷李閣老衚衕。”灰廠小巷,乃是如今的府右街。從這段話中可知,李東陽被賜宅之時,這條衚衕已經叫李閣老衚衕了。而李賢比李東陽年長38歲。據此推測,衚衕的名稱應是從李賢居住時出現的。,從宣德八年
(1433
)登進士第,至成化二年(1467)去世,李賢歷經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五朝。他這一生所遭遇的最大險境莫過於“土木之變”。所幸的是,儘管出征部隊全軍覆沒,英宗朱祁鎮也被俘虜,但李賢等少數人居然死里逃生,回到北京。,景泰二年
(1451
),李賢上正本十策,頗受代宗朱祁鈺(景泰帝)的賞識,從而升任兵部右侍郎,后又轉為戶部侍郎、吏部右侍郎。英宗復辟后,李賢進入內閣,並升任吏部尚書。,李賢屬於老成謀國,每次奏對都能切中機宜,所以深得英宗朱祁鎮的寵待。山東鬧飢荒,國家撥不出足夠的賑濟款項,朱祁鎮便召來徐有貞和李賢商議。徐有貞說,賑濟的錢款物資大多被官員中飽私囊了,再多撥也不頂用。而李賢則道:擔心中飽私囊就不賑貸,坐視老百姓死亡,這是因噎廢食。隨後,朱祁鎮決定增撥銀兩。,到了天順八年(1464),朱祁鎮病重,召李賢進前,委之以託孤重任。待憲宗朱見深即位,李賢晉陞少保、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知經筵事。經筵,是漢唐以來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三年之後,李賢去世,又被追贈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謚號“文達”。,李賢在任期間,經歷了土木堡之變、明英宗復辟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在如此動蕩的政治環境下,居然能夠成為一棵“常青樹”,足見李賢的為官水平。與此同時,李賢一向以“惜人才、開言路”為己任,明朝中恭弘=叶 恭弘的不少名臣都是他提拔起來的。,所以,《明史》中這樣評價李賢:“自三楊
(楊士奇、楊榮、楊溥
)以來,得君無如
(李
)賢者。”,李東陽可算作李賢孫輩,曾長期居住在什剎海畔西岸,到弘治年間,被賜居於李閣老衚衕,而他的宅院或許就是李賢曾經的府邸。,豐盛衚衕與李彬:李彬的豐城侯爵傳九世十代,昔日的北京,至少有兩條名為“豐盛”的衚衕。一條在東城,一條在西城。東城的豐盛衚衕比較窄,也比較安靜;西城的豐盛衚衕相對寬些,也熱鬧些。,現如今,東城的豐盛衚衕已更名為豐富衚衕。北京城區內的豐盛衚衕也不會再被搞錯了。但有意思的是,豐盛衚衕的名稱本身就是個以訛傳訛的結果。,明朝時候,這條衚衕叫做“豐城”衚衕。此處的“豐城”二字來自居住於此的豐城侯李彬。,李彬何人?他的父親是明朝開國將領李信。因李信去世,李彬承襲父職。 洪武二十四年
(1391
),李彬跟隨潁國公傅友德出塞征戰,取得了不俗的戰績。洪武二十八年
(1395
),李彬又隨燕王朱棣出巡,兩人的關係越走越近。,待建文元年(1399),靖難之役開始,李彬義無反顧地追隨朱棣,由於戰功頗多,被升為燕山右軍都督僉事,食祿一千石,給予世襲誥券。,永樂元年(1403),能征善戰的李彬被封為豐城侯,隨即又奉命鎮守廣東、攻打安南、防寇海上、北征蒙古,鎮守甘陝。在相當一段時期內,李彬成為朱棣的禦敵神器。永樂十五年(1417),李彬擔任征夷將軍、交趾總兵,負責平定安南叛亂。這場平亂曠日持久,最終耗盡了李彬的生命之光。到永樂二十年(1422),李彬在罷兵后不久便病逝,時年62歲。成祖追封其為茂國公,謚號“剛毅”。李彬死後,後繼者大都無能,以致安南無守。,李彬的豐城侯爵位自永樂年間受封起,至崇禎十七年(1644)第十代豐城侯李開先被大順軍所殺,總共經歷了九世十代。,李彬家族所居住的這條豐盛衚衕,歷史印記可追溯至唐代。當然,彼時的豐盛衚衕一帶還是郊野地區。2008年1月,在豐盛衚衕46號拆遷的南院內,施工人員曾經挖出一座唐代古墓。墓主人名叫李正綸,是隴西人,死後追封為光祿大夫、上柱國。而此墳的建造時間,為唐昭宗龍紀二年(890)。,到元、明、清時期,豐盛衚衕一直是達官顯貴們居住的地方。清人昭槤所著的《嘯亭續錄》中提到:公弘眺宅在豐盛衚衕。這個弘眺,是康熙帝廢太子允礽的第七子,於雍正十二年
(1734
)被封為輔國公。,而咸豐朝文華殿大學士賽尚阿的宅第,據說是如今豐盛衚衕13號的大體位置。賽尚阿是個頗有辦事能力的臣子,他曾親赴各地,查辦過多起彈劾官員的事件。貪官被查處,被誣告的官員得到了平反。因為辦事公允、認真負責,賽尚阿得到了道光帝的賞識。,多年之後,同樣賞識他的咸豐帝授予其文華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管理戶部的職位。咸豐元年(1851)太平天國運動爆發,賽尚阿以欽差大臣的身份授命去鎮壓太平軍。然塞尚阿畢竟不通軍事,結果鎮壓未成,被革職拿問。此後儘管復出,但風光不再。,好在他的兒子崇綺於同治三年(1864)成為旗人狀元。光緒年間,崇綺歷任吏部尚書、禮部尚書等職,還與徐侗一道輔佐過大阿哥溥儁。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是同治皇帝的皇后,而崇綺的同父異母妹妹則是同治皇帝的妃子。,閨女與孫女同入宮門,這或許是塞尚阿未曾想到的吧。
17
2023.07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6640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