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食自媒體興起的年代,同一道菜,在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種寫法,但能將分子料理及人文歷史這兩個方面兼容並包的書寫者,並不多見。1月8日,美食專欄作家林衛輝,攜新書《吃的江湖》及《粵食方知味:懂食,從粵菜開始》來到北京SKP-S,進行一場主題為“美味無江湖,‘越’食方知味”的精彩分享。,林衛輝的美食文章獨樹一幟,不是只抒發個人感官感受,而是從物理、化學、歷史等跨學科的角度來寫美食及其背後的原理,讓讀者看得懂、學得會、吃得香。他曾擔任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沸騰吧火鍋》美食顧問,其美食文集《吃的江湖》新近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另一部新書《粵食方知味:懂食,從粵菜開始》近日由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提及寫作初衷時,林衛輝說:“我想讓大家明白普通食材的特點,了解背後的故事,知道怎麼烹飪和背後的科學,讓大眾可以在家裡享受美食,從中認知到美食帶給我們的樂趣。”,出生於廣東潮州的林衛輝說,最初關於飲食的記憶來自於父親。當時父親在外工作,每個周末回到家,都會攜帶一些肉食,和親戚朋友聚在一起下廚烹飪。他還記得父親食堂有位廚師,能通過細膩的刀工,把有限的肉切成看似量大的效果,讓單位數十號人都能分一口吃。在他的記憶中,美食離不開“分享”二字。,大約是幼時對美食記憶太深的緣故,工作之餘,林衛輝四處尋覓有趣的餐廳,對飲食頗有研究。在《吃的江湖》一書中,他介紹的有高端料理,也有不少家常菜式,既寫出了食物怎麼做才能好吃,又對背後原理娓娓道來。例如廣東靚湯的秘訣在於肉和煎魚同煲,豬肉提供的谷氨酸和魚肉提供的核苷酸能讓鮮味放大20倍;寫烤乳豬,為何婚宴上的烤乳豬不好吃,剛出爐的就香脆可口,是因為婚宴上的乳豬放置比較久,皮吸收了空氣中的水分就由酥脆變硬了;寫韭菜,分析韭菜不宜炒過火,是因為韭菜中的香氣來自於硫化物,一旦過火,硫化物就遇熱揮發,散失殆盡。,在《粵食方知味:懂食,從粵菜開始》一書中,林衛輝寫的多是廣東常見的本地菜式,如白切雞、響螺、燒鵝等,以輕鬆風趣的筆法剖析了粵菜“正”的奧秘,讓讀者深切感受到“食在廣州”的金字招牌名不虛傳。“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我覺得從事餐飲業的朋友和美食愛好者都要閱讀一下這兩本書。”美食專欄作家董克平認為,林衛輝從科學的角度把美食的經驗傳承,以及中國人的生活智慧上升到了規律性的探索,懂得美食背後的邏輯,可以更好地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讓大眾的餐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獲得更多幸福感。,在活動現場,有讀者提問,如何成為一個美食家,林衛輝表示,知識和閱歷很重要,要樂於嘗試不同的美食風味,不需要太高級和昂貴,“蒼蠅館子”也一樣有令人心動的美食。而除了吃以外,美食家還要關注美食背後的人,美食的背後是很多人的四海為家,是很多人的辛苦努力、在外漂泊才成就了美味,所以對於食物要珍惜和善待,比如中國人農曆新年的一桌年夜飯正是用美食聯接起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這也是美食能讓人幸福的原因。
10
2022.01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4648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