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_魯迅遺風的波光浪影

20

《魯迅遺風錄》是我的一本舊作,初版時曾在北京魯迅博物館召開過一次座談會。到會的多位熟悉的朋友在討論中提出的看法都深深留在我的印記中。眼下我正在修訂這本書,部分吸收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有的是自己思路的延伸,其間也有對於舊文的糾正。對我來說,講透這個話題真不容易。寫作過程中總還有自己力所不及的地方。,魯迅研究早已成為顯學,多年間不同知識背景的人介入其中,規模也漸漸擴大。關於作家的考索大致分成幾部分,一是文本透視,像小說詮釋、雜文讀解等在今天依然很是活躍,這涉及人們的審美意識;二是知識構成的審視,比如作品與舊學之關係、翻譯實踐等,多在知識論範圍;三是影響追蹤,這大致在文學史領域和比較文學領域,不拘泥於邊邊角角。本書當屬於第三種類型,主要描述的是經典的形成、銜接和轉化之史。從魯迅遺風對於後人的影響里,能夠看到新的文脈的軌跡以及五四運動以後文化的特點。它與我們自己所處時代的問題意識也不無糾葛。所以,大凡進入這類話題者,也有着與當下文化對話的意味。,就魯迅思想傳播而言,有審美的誘惑力使然,也含着時代思潮的作用。我有一次在北京青年報社講課,有聽眾提出一個看法,說魯迅的走紅乃單一的話語形態使然。我答道,這是不確的。魯迅最初是被讀者捧起來的,後來進入社會風潮里,被不同語境的表述所分解,流行話語里的表述只是其中一種。由此看來,理解魯迅、呈現他的遺產的傳播史是多麼重要的事。歷史離我們不遠,然而許多人似乎已經被錯覺蒙住了眼睛。,對於前輩的理解,倘在單一的邏輯里,總是會碰壁的。即如《魯迅遺風錄》的題旨,要清理內中環節,不能不兼顧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審視被直接影響的人們,二是看間接的影響力的範圍。前者要打量周邊生活,後者則要梳理作家與學界的生態結構。我的辦法是尋找有典型意義的人與群落,在具體的人的文風與精神品格中,透視魯迅遺風對於新的文本生成的意義。這本書所涉作家、學人部分集中在民國時期,國外的則考察日本與韓國知識界的情形。魯迅同時代的作家與魯迅之關係,也看出文學史的分分合合。至於他的作品在域外的流行,或許看出他的世界性意義。近年類似的研究增多,說明話題自身的分量。大約還沒有一個現代作家對於世界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像“東亞魯迅”話題,其闡釋空間日益擴大,這也成了學界一個特別的現象。魯迅遺風在各個領域的痕迹糾纏着不同的要點,現代性的波光浪影都閃爍其間。那些開創性的書寫吸引着後人沿着其軌跡前行,這種現象實則是生存困惑引起的共鳴。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文章中,魯迅創造了不同的格式,這不僅前無古人,今人亦難抵其深度。我們面對其書,驚異於他的深邃和廣博,也自省何以不能如此正視人生與文化。在沉入這些現象時,內心所得也非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我回想寫的第一篇關於魯迅傳統的文章,還是30餘年前。這期間類似的文章寫了許多,但並未有成書的念頭。直到我8年前生病入院,忽覺所余時間不多,最惦記的工作之一是此書的整理。於是便集中修改和增寫了多篇文章,成書後似乎意猶未盡,也深知內容的不平衡。比如魯迅對於學界的影響也是可以深思的話題,我們在朱自清、范文瀾、尚鉞等人的寫作中也能找到其精神的迴響。如此說來,可開拓的空間很多,自己所做的還遠遠不夠。,有個時期,人們重視的是魯迅的意識形態的意義,後來發現忽略了其超越性的價值,超時代的語義便多了起來。但當象牙塔里的人把魯迅放入純粹的學術話語中認識的時候,也有遺漏其現實性的可能,於是重提“戰士魯迅”成為一些學者的研究重點。學界的這種搖擺,也說明了對象世界的複雜性。魯迅的遺產其實有知識論、價值論、情感論等幾個方面,我們這一代,還很少有人能整體駕馭它們。近幾年讀到幾位青年朋友的研究文章,我覺得起點很高,知識結構也好於我們這代人,於是也隱隱地見到了一點希望。魯迅之後,還有人不斷延續着他的路走着,說明新一代總不能說都是沉落着的。,記得許多年前我在香港策劃了一次魯迅圖片展,遇見了台灣來的陳映真先生和幾位香港作家,發現魯迅在港澳台的作家心目中的位置很特別。後來與陳映真先生聯繫漸多,對於他的魯迅情結慢慢有所了解。陳映真在灰暗的時代與魯迅相逢,他的文字深處也有《吶喊》《彷徨》的影子,他直面人生的勇氣震動了台灣文壇。我在他那裡感受到了與20世紀30年代左翼作家相近的形影,幾代中國人不自覺地呈現出精神色調的一致性。這些年,我多次去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在與諸多作家的接觸中更有了同樣的感受。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因一個偉大的名字而成為朋友。這些經驗也成了我思考這類話題的緣由之一。,確實,我們的歷史不乏各類有亮度的人物。杜甫逝世后,關於他的描述從未中斷過,影響可謂寬而廣。陸遊形容“其詩為百代法”,都是肺腑之言。魯迅離世不到百年,關於他的描述已經汗牛充棟。與古代詩人不同的是,他的現代性的意象不僅有詩、有史,更帶有思的形而上的意味,有着現代哲學家的氣味。五四運動之後,大凡有出息的青年多少都受到了他的啟示。其間的故事,一時難以盡述。魯迅遺風所及,帶來的是思想的種子,因了這種子的存在,貧瘠的土地有了諸多綠色。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