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_《狙擊手》突破張藝謀以往風格,“拍出了帶有青春氣息的戰爭美學”

20

由張藝謀、張末聯合執導,陳永勝、章宇、張譯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狙擊手》定於2022年大年初一公映。由北京市電影局、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當代電影》雜誌社主辦的《狙擊手》作品專家研討會近日在京舉行,多位專家對於該片的品質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稱其拍出了一種“帶有青春氣息的戰爭美學”。,敵我之間鬥智斗勇犹如暗戰,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表示,《狙擊手》是由國家電影局主抓、北京市委宣傳部重點支持的重點影片,“光線傳媒為能夠承擔這樣一部重點題材影片的創作任務感到榮幸,這也是我們繼去年《革命者》之後的又一部重點影片。”,“從初衷上來講,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抗美援朝這個背景,來創作一部反映人的電影,一部反映中國軍人的勇敢和智慧、團結和犧牲精神的電影。它不是一部全景式的戰爭片,而是在一個很具體的場景之下展現中國軍人精神風貌的影片。是一部情感非常濃烈的影片,也突破了張藝謀以往電影創作的風格。”王長田說道。,“過去大家知道有志願軍神槍手的事迹流傳,但專門講神槍手的國產電影,我還沒有想到,很意外,也很新穎。”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這樣說道,看完《狙擊手》給他的感受是,選材細小而精深,小中見大,“透過《狙擊手》這樣一個類似隱蔽戰線的故事,見證了志願軍狙擊班戰士們的英雄氣概和他們必勝的原因,從小的切口進去,最後挖掘得很深,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很深刻。”,“在跟狙擊手有關的電影史上,《狙擊手》這部電影非常不錯。”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認為,影片中共有三大敘事交織,包括生死敘事、閉環敘事和悲劇敘事。尤其是悲劇敘事,“一般的敘事,主人公到最後都要活下來,但《狙擊手》中那些優秀的狙擊手幾乎全犧牲了。把這個悲劇敘事引入到生死敘事和閉環敘事裏面,通過狙擊手們不惜犧牲自己,來升華為國捐軀的主題,最後也升華了他們的生命。”,《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看完電影后激動地說,狙擊手看起來似乎比衝鋒在前的士兵更安全一些,因為他們躲在暗處。但誠如哲學家尼采說過的那句話: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一旦狙擊手的位置暴露,必將會遭到敵方的瘋狂襲擊,因此狙擊手除了要有同時處理各種狀況的應變能力,更需要一顆強大冷靜的心臟。《狙擊手》中敵我之間的鬥智斗勇犹如暗戰,讓影片始終處於緊張懸念中,觀眾也獲得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周星說,自己一開始以為片中的狙擊手精神是體現在章宇飾演的角色身上,但沒想到看到最後,才讀懂了編劇和導演的真正意圖,“原來狙擊手代代相傳的精神,最後落到了一個哭哭啼啼的戰士身上。我覺得這個在精神傳承上的隱含表現手法,和過去的一些影片不太一樣。”,每一次狙擊都讓人血脈賁張,“《狙擊手》這部片子體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軍事素質,這個軍事素質在過往類似的電影中很少看到。”《北京電影學院學報》主編吳冠平認為,一般的戰爭電影,更多的還是講精神,講團隊、講正確的領導。“但在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對個體的塑造,狙擊手的個人能力帶給這部影片主題的升華,也讓人非常信服。這部片子通過敵我雙方專業軍事素質的展示,讓我們看到中國人民志願軍之所以能在那場戰爭中勝利,除了精神和領導等方面的因素外,我們每個普通戰士的精神素質也是勝利的關鍵。”,“《狙擊手》中的每一次狙擊都讓人血脈賁張,每一次犧牲都震撼人心,志願軍戰士們的每一次呼喚,都讓人熱淚盈眶。這是一部既具思想性又具情感張力的非常優秀的新主流電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李道新感嘆道,“這是一部非常有競爭力的電影,相信公映后票房一定會逆襲的。”,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傑群在發言中這樣說道,《狙擊手》跟《長津湖》《上甘嶺》都不同,《狙擊手》沒有聚焦重大的戰役,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宏大戰爭中的一個片段中,通過對一個個鮮活人物的刻畫,將他們的行為漸漸升華,最終匯聚成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來闡明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整部電影把人的內心挖掘得非常深刻,而且情節的方方面面也非常合理,從而帶我們走進每個角色的心靈深處,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此外,《狙擊手》中的角色是一群年輕人,這群年輕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不屈不撓。更關鍵的是,導演和編劇等主創團隊在運用年輕演員們青澀感覺的時候,將其跟朝鮮戰場上的志願軍戰士們的氣質完美吻合,捕捉得特別真實,“這種展現出的帶有青春氣息的戰爭美學,讓人印象深刻”。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