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文物修復師“妙手回春” 《永樂大典》“湖”字冊獲重生

20

國家典籍博物館於5月16日開幕的“同心護珍寶聚力續華章”展覽便是項目支持下古籍保護成果的一個縮影。展覽分為“古韻新生:各地精品薈萃”“講好河川故事:輿圖”“鏤於金石:探源古文字”“世界記憶:樣式雷圖檔”四個部分,精選了35種39件已經修復完善的珍貴古籍予以展出,帶領觀眾感受文物修復師“妙手回春”的智慧。,在古籍修復項目中,專家組根據古籍的破損情況、文獻開發使用計劃,以及歷史、學術和藝術等多維度價值,選擇104冊件古籍列入此次資助修復計劃,在全國範圍內的10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開展修復工作。,科技助力 國寶級藏品重出江湖,步入展廳,第一件展品是此次修復成果中的國寶級藏品:《永樂大典》“湖”字冊。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館長陳紅彥說,《永樂大典》是一部聚合了七八千種古代典籍的大型類書,書中保存的是我國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種典籍資料,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遺憾的是,歷經600多年風雨滄桑,《永樂大典》屢遭劫難,幾乎全部散失。,《永樂大典》“湖”字冊的發現、回歸和保護是“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政府相關部門與社會各界通力協作保護文化遺產的成功案例。時間拉回到2007年,全國古籍普查專家組赴華東核查古籍善本時,意外與將手中藏的一冊《永樂大典》送回祖國的加拿大籍華人袁女士相遇,於是有了一份天假良緣。國家圖書館與國家文物局共同組織專家先後進行了四次鑒定,認定其為明嘉靖間《永樂大典》寫本的零冊,鑒定專家一致建議要力爭將這冊《永樂大典》收回國內。最終,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動用國家文物徵集經費購得此冊,併入藏國家圖書館。新發現的這冊《永樂大典》為卷2272至2274“模”字韻“湖”字號,內容為“湖”字相關的詩文。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圖書館此前藏有此冊的后一冊和前一冊,此冊的發現實現了三冊的綴合。,“這件展品的修復花了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修復難度很大。”古籍修復師宋晶說,修復前,書皮邊緣處有磨損和殘缺,書恭弘=叶 恭弘及書皮有污漬。“對書芯的修復,我們參考了之前成功修復的經驗,在不拆除原裝幀的前提下,將書立起來,對書恭弘=叶 恭弘進行‘掏補’修復。但與此前不同的是,修復前我們對書恭弘=叶 恭弘的用紙進行了纖維分析檢測,並從庫存老紙中選擇了成分配比和顏色均相近的紙張作為補紙。”,在書衣的修復上,修復人員進行了新的嘗試。不同於此前直接從市場上購買相近的絹,修復人員先對《永樂大典》書衣用絹的絹絲粗細、密度等特點進行了準確測量,並經過反覆嘗試后復原織造出了與原件相似的絹制樣品。為了使新絹在色彩上接近原件,修復人員還參考了《明會典》中記載的黃色染料,再結合明代其他文獻中的相關記述,輔助對書衣的分析檢測結果,選擇了當時可能使用的傳統植物染料對其染色並老化,經反覆試驗以及後續的錘制、全色等步驟,最終得到適合修復原件的補絹。,“絹上有很多毛茬兒,直接補上去是很難看的,我們要先藉助高倍放大鏡等儀器設備把每根絲都捋順了。這是個極其費眼的活兒。”宋晶說,在絹的修補方式上,她和同事們也進行了多種嘗試,“是碰接、搭接還是縫接,搭接是新的搭舊的還是舊的搭新的,我們嘗試了很多次。”最終,他們選擇了將新絹接在舊絹下面的方式。宋晶將一手比作書衣上的舊絹,搭在另一隻比作新絹的手上解釋,“這樣接口處看起來是最自然的”。,資深古籍修復專家,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張平在20年前曾參加過《永樂大典》修復。他說,此次“湖”字冊藉助現代科技,對紙張、絲絹等進行檢測,從而確定了正確的修復方案,修復效果超出預期。,創新手法 讓裝具與輿圖再次嚴絲合縫,“工程圖收起來後會疊成一小摞,裝進這個插套后與插套不松不緊,可以說是嚴絲合縫,所以對於工程圖來說,這個插套是不可替代的。”宋晶也參与了插套的修復,她回憶,插套內部為紙板,外層包着絹。修復前,插套的8個角都有磨損,外層包絹部分有缺失;一條邊的內部紙板磨損較為嚴重。“我們可以理解成那部分的紙芯已經被磨掉了,這樣一來,將工程圖插進去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一個小角是露出來的。”,為了補上這個小角,修復團隊再次進行了大膽創新。“一般來說,修復這種面板,我們會一層層地補,使用好多層紙完成修復。但是這個插套缺損的部位是弧形的,而且磨損處的紙芯未見分層,所以傳統的方法就不適用了。”宋晶說,經過摸索試驗后,她選擇了整體填充的方式:取下插套表面包裹的絹,將塑料板固定在缺損處周圍用來塑形,麻繩剪碎打散,與稠糨糊一同充分攪拌后整體填充進缺損部位;取下塑料板,參照插套的類似部位進行打磨;最後再將修補好的絹包回去。,說是缺損嚴重,修復人員也不過是在5毫米左右的地盤上下功夫,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指着插套的外籤條,宋晶補充道,“在對外籤條進行修復時,我們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不對空白處做顏色填充,保留下了相似的斑駁感。”,分段上水 讓絹紙完美貼合,整個修復過程讓宋晶難忘的還有《揚州府圖說》。圖說繪出了揚州府及其所屬儀真、如皋、泰興、高郵等州縣地圖,每圖配有圖說一篇,介紹相應州縣的歷史沿革等。“畫芯部分由絹面和襯紙組成,修復前,兩者嚴重分離,由於絹絲比較稀疏,導致襯紙上也印有文字和圖案。回拼的時候,但凡有一點兒錯位,畫面就會重影。”展櫃中,圖說上的河流、城池、山脈以不同顏色標識,一派清新淡雅,完全看不出修復前的痕迹,為此,宋晶沒少下功夫。,“一般來說,將絹面和襯紙回拼的時候,我們會先在絹上灑漿水,讓漿水透過絹面滲到紙上,使兩者進行貼合。”然而,修復前,宋晶就發現,這件藏品的紙面非常脆弱,老化嚴重;如果傳統的整幅“洒水法”,遇水后的絹與紙膨脹程度不同,極易造成重影。“所以我們只能一小條一小條地推進,差不多以五六厘米的寬度為單位進行回拼。”宋晶說,在藏品上“上手”前,她還謹慎地自創了一幅絹畫,模擬出絹面與襯紙分離的狀態,對分段上水的技術進行了前期驗證。“絹絲斷裂嚴重的地方,我們都是在顯微鏡下一根根拼的。”看着眼前幾無瑕疵的展品,宋晶覺得之前的心血都沒有白費。,互動體驗 觸摸工具體驗修復過程,展廳中,一面互動體驗牆吸引觀眾駐足。互動牆上,剪刀、木尺、馬蹄刀等多種工具排成一排。觸摸工具后,牆面便會显示出該工具發揮作用的修復環節,觀眾便可實地體驗修復過程。,這樣的現代科技手段在展廳中並不少見。比如,展廳設置了樣式雷“祈年殿”全息幻像修復成果的电子翻書裝置,通過影像、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向觀眾推廣、普及古籍修復知識;同時推出了“故紙修復師之碎丹青”沉浸式互動解謎遊戲,讓觀眾在故事中、遊戲中了解古籍修復技藝,從而增加展覽的趣味性。觀眾還可以在电子屏幕上欣賞到高清版的修復成果。,展覽展出的只是公益項目支持下古籍保護成果的一部分。除了國家圖書館外,加入此項目的還包括天津圖書館、山西省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等10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10家單位目前共修復完成了104冊(件)珍貴古籍。在人才培養方面,項目先後依託雲南省圖書館、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對107位古籍修復師進行了短期培訓。此外,在古籍活化方面,項目還推出“全民曬書”“尋找古籍守護人”等互聯網話題,拍攝了《穿越時空的古籍》紀錄片。,下一步,三方將合力加大古籍保護工作力度,普及保護知識,展示保護成果,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古籍的良好氛圍,使中華典籍的保護傳承煥發出新的光彩。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