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_熱度與口碑持續走高,紀錄片該保持怎樣的創作姿態

20

近年來,紀錄片採用多元的敘述手法和創新的傳播方式,讓平凡生活中的美被更多人看到,顯現出獨特魅力和強大潛力。據藝恩數據統計,2018年至2021年,我國紀錄片製作及播出量均呈穩定增長趨勢;2022年紀錄片製作時長超9萬小時,播出時長超80萬小時,典型視頻平台上新數量1040部,市場熱度與口碑雙升。,在紀錄片大步奔向“網生代”的當下,全球紀錄片市場並非歲月靜好,網飛(Netflix)出品的歷史題材紀錄片頻遭質疑,BBC拍攝的自然題材紀錄片也曾傳出造假醜聞。“我們應該喚醒紀錄片應有的姿態。”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何蘇六認為,雖然網生紀錄片蘊藏着勃勃生機,但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問題。比如盲目追逐熱點的“短視”現象,資源嚴重傾斜已有回報作品和大IP,導致題材趨同、失衡;沉醉技術呈現的“迷離”現象,大量使用VR/AR技術,畫面眼花繚亂卻沒有為內容服務;一味追求流量的“失態”現象,喪失了這一藝術品類的核心價值——“真實”。,脫離枯燥刻板印象,以“真實”靈魂與年輕人對話,真實是紀錄片最重要的特質,也是最直擊人心的力量所在。近年來,歷史題材紀錄片採用演員演繹“情境再現”的拍攝手法變得越發常見。在視聽效果追求“電影級”水準的同時,如何把握表演的邊界,確保作品呈現的真實性,成為創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近日,網飛紀錄片《埃及艷后》持續引發爭議,觀眾指出片中的人物形象、服裝道具、歷史事件等均有不符史實之處。目前,這部4集紀錄片的豆瓣評分停留在2.3分,而在海外影視劇評分網站IMDb上僅獲1分(滿分10分),堪稱史無前例的最低分。,作為《埃及艷后》的導演之一,蒂娜·加拉威還曾拍攝過紀錄片《尋找非洲女王:恩津加》,講述17世紀恩東戈和馬塔姆巴王國(現安哥拉)女性統治者的故事。該片在網飛播出后,不少人質疑其內容錯漏百出,甚至連演員的口音都出錯。不滿的安哥拉觀眾將此片定義為“偽紀錄片”,指責拍攝者用謊言代替真相,“扇了‘事實’一個耳光”。有海外歷史學家和文化學者表示,紀錄片有查實義務,要以科學的事實為拍攝基座,才能確保歷史和文明不被造假。,當下,隨着媒介躍遷和用戶更迭,紀錄片的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数字拍攝與製作、虛擬現實、航拍、VR等技術領域不斷革新,促進紀錄片內容創作形態多元化,為豐富紀錄片的視覺效果呈現和用戶體驗提供有利條件。“Z世代”逐步成為紀錄片主力消費人群,知識高濃度、思想深層次的紀錄片更契合當下年輕用戶對精品影視內容的需求。創作手法上,紀錄片逐漸脫離以往“嚴肅枯燥”的刻板印象,用更加新穎的形式吸引網生用戶。紀錄片《歷史那些事》引入歷史小劇場模式打通古今時空壁壘,融入時下流行的網絡梗、說唱等,以“穩中帶皮”的敘事打破紀錄片的常規畫風,在嚴肅的歷史故事中發掘接地氣的一面。這部實驗性系列紀錄片獲得了年輕用戶歡迎,在B站播放量超過7000萬。,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部分作品熱衷炒作名人隱私,刻意引導爭議話題,一味追求吸睛效應。網飛紀錄片《哈里和梅根》號稱呈現英國王室的日常生活,但個人敘事用力過猛,夾帶觀點有失偏頗,播出后未獲得廣大觀眾的認可,使名人傳記型紀錄片的真實性再遭質疑。而在社會人文紀錄片中,英國廣播公司(BBC)運用各種“鏡頭語言技巧”進行心理暗示、情感操縱的做法,更為人詬病。最終,這些作品被觀眾判定“一眼假”或“拉偏架”,極大消解了文化意義和社會價值。,彰顯文化與美學價值,以IP為核心探索全產業鏈運營,年輕群體的求知欲增長,是紀錄片市場發展加速的內驅力。越來越多年輕用戶傾向於在互聯網上學習提升自我,泛知識類視頻內容的崛起,使網生紀錄片成為青年學習的新場景。隨着規模穩定增長,紀錄片為年輕用戶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人文社會、歷史文化、美食仍為熱門題材,並形成自然、傳記、科教、藝術、天文等在內的多元創作格局。與此同時,融媒體環境正在重構紀錄片內容與用戶關係,電視台、視頻平台和製作公司深化合作模式,探索以IP為核心的全產業鏈運營可能性。,作為美食紀錄片頭部IP,《人生一串》系列以充滿“油煙味”的鏡頭,生動展現深夜路邊火熱的市井人生,讓平凡的人間煙火一時間變得風頭無兩。熱門IP《但是,還有書籍》系列細膩講述愛書人的溫情故事,串聯起當代圖書的“奇幻漂流”。從人文視角切入,《人生第一次》《人生第二次》真誠記錄普通中國人的片刻時光,建立人文紀錄片新“廠牌”。為何要打造紀錄片IP?“目前紀錄片行業的投入產出比依然還沒有完全對等。”《人生第二次》總製片人張昊認為,打造紀錄片IP有助於實現價值最大化,推動行業良性發展,讓觀眾能夠看到更好的作品。“只有打造IP,建立屬於自己的廠牌,才能更好地發揮紀錄片的價值,在盈利的基礎上去推動行業更好地發展。”,然而,紀錄片“IP化”亦是一把雙刃劍,一旦創作者銳氣喪失,就可能患上“IP依賴症”。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以美食為主題截取生活斷面,觀照中國人的人生價值與精神世界,一度成為國內美食紀錄片的頂流。但2018年亮相的《舌尖上的中國3》卻被吐槽主題跑調、邏輯混亂、詳略失衡……最讓觀眾不滿的是,全片展示食物製作和品嘗過程的內容單薄,時長甚至不如人物採訪和炊具特寫鏡頭。國產紀錄片大IP“含金量”因此大跌,讓人扼腕嘆息。,延續紀錄片IP的生命力,需要創作者沉下心來紮根生活,鼓足勇氣開拓創新。從2018年至2022年,微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堅持創新,將全形拓、熱傳感、微痕提取、高精度三維掃描等前沿技術手段運用到拍攝中,融入彈幕、說唱、動畫等新創意,不斷拓展文物紀錄片的可能性。作為“人生三部曲”IP的第二部,《人生第二次》從多維度、多視角展現普通人在面臨決定性瞬間時的選擇與命運,全網播放總量超6億。總導演秦博透露,攝製組通過長時間蹲守拍攝獲得海量素材,從不同層面和視角去豐富故事的情感濃度。當沉浸式觀察、非虛構寫作和電影化視聽語言融為一體,文化與美學價值得以充分彰顯,紀錄片將獲得永不枯竭的創作活力。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