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明月幾時有?不要來煩我

20

1076年中秋,蘇軾給弟弟寫下:明月幾時有?,1077年中秋,蘇軾給弟弟寫下:明月明年何處看?,1076年到1082年中秋,蘇軾寫過五首中秋詞,其中三首是指名道姓給子由的,這兩兄弟也算是真愛了。,一○七六年  明月幾時有,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蘇軾在密州,“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他作的“此篇”就是近1000年後一到中秋就被微信朋友圈刷屏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此之前,蘇軾已經六个中秋沒有和蘇轍共度了。,為什麼呢?因為王安石變了法。,1069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開始實行後來無限爭議的熙寧變法。,1070年,因為反對變法,蘇轍出為陳州學官,離開汴京。,1071年,繼老弟被貶出京后,老哥也被貶出京,到杭州做通判。這一年兄弟倆在陳州見了一面。,1072年,蘇軾在杭州,蘇轍在陳州。,1073年,蘇軾在杭州,蘇轍由陳州調到齊州。這兩年沒見面把蘇軾煎熬壞了,蘇軾開始想辦法調動到離蘇轍近的地方。,1074年,蘇軾終於挪動了一小步,調到了離蘇轍稍微近一點的密州。一到密州,蘇軾就看上了密州城北的一個廢棄的高台,他砍來“安秋、高密之木以修補破敗”,每當“雨雪之朝,風月之夕”,都在台上飲酒、看風景。,這個高台,就是超然台,名字是蘇轍給起的。寫給蘇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在超然台上寫的。其時蘇軾在密州,蘇轍在齊州,同在山東。,1076年那个中秋之夜,蘇軾和往常一樣,呼朋喚友在超然台飲酒賞月,不免想起弟弟蘇轍,有個酒友說起孔家後代孔周翰五年前也曾在這廢台上有題壁詩,感慨與親友十七年的分離:屈指從來十七年,交親零落一潸然。嬋娟再見中秋月,依舊清輝照客眠。,於是蘇軾慨然提筆,即席寫了兩首詩:,壞壁題詩已五年,故人風物兩依然。,定知來歲中秋月,又照先生枕麯眠。,更邀明月說明年,記取孤吟孟浩然。,此去宦遊如傳舍,揀枝驚鵲幾時眠。,蘇軾的酒量並不大。他自己在《東坡志林》中說:吾兄子明,飲酒不過三蕉恭弘=叶 恭弘。吾少時望見酒盞而醉,今亦能三蕉恭弘=叶 恭弘也。蕉恭弘=叶 恭弘是古人對最小酒杯的代稱。飲器中,鐘鼎最大,梨花蕉恭弘=叶 恭弘最小。那晚,估計他喝得也不多,然而他醉了。於是曠古刷屏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橫空出世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七七年  明月明年何處看,1076年年底,蘇軾又要挪動了,奉命調到河中府,後來又調到徐州。,1077年,蘇轍也改任著作佐郎,又隨南京留守張方平任職,為簽書應天府判官。當時蘇軾出知徐州,兄弟二人在澶濮之間相遇,一同前往徐州,蘇轍留居一百多天,八月十六才離開徐州,赴南京(今河南商丘)簽判任。,這是暌別七年來兄弟首次相聚並共度中秋。這七年,是兩兄弟人生中第三度相別,也是相別最久的一次。離多聚少的丁巳中秋,蘇軾和蘇轍都寫了詞。,蘇轍寫的是《水調歌頭·徐州中秋》:,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蘇軾寫的是《陽關曲·中秋月》:,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你覺得短嗎?稍等,蘇軾還寫了一首長的,就是《中秋見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何人艤舟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青熒滅沒轉前山,浪颭風回豈復堅。,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惟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此生此夜,縱然無限留戀, 卻終究是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一○八○年  世事一場大夢,1079年中秋,蘇軾既沒有和蘇轍一起共飲賞月,也沒有和朋友通宵達旦飲他那小蕉恭弘=叶 恭弘杯。那年中秋,他凄涼地在押解途中,三天後進京入獄。這事說來話長。,三月份,蘇東坡由徐州調任湖州,要寫一份例行公事的《湖州謝上表》,其實只是走個過場,前面大概說說微臣過去無政績可言,再感謝天、感謝地、感謝皇上等等一路感謝下來,但他千不該萬不該,末尾多說了幾句牢騷話:我這人又老又笨了,皇上還是用新人吧。(陛下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王安石變法期間,保守派和變法派鬥爭激烈,兩派領袖分別是兩位丞相司馬光和王安石,因前者給後者的長信中有“生事”二字,於是“生事”成了攻擊變法的習慣用語;“新進”則是蘇軾對王安石引薦的新人的貶稱,他以前曾在反對變法的奏摺《上神宗皇帝》里說王安石“招來新進勇銳之人,以圖一切速成之效”。,於是御史台里的御史們摘引“新進”“生事”等語,上奏說蘇軾“愚弄朝廷,妄自尊大”。接着監察御史台里行舒亶經過四個月的潛心鑽研,從出版的《元豐續添蘇子瞻學士錢塘集》尋章摘句,上奏彈劾蘇軾包藏禍心:,“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是諷刺皇帝發青苗錢;,“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是諷刺皇帝課試郡吏;,“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是諷刺皇帝興建水利;,“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是諷刺皇帝嚴厲的鹽禁;,……,如此等等,御史們群情激憤,聲稱這樣一肚子壞水的人,怎麼能做大臣?必須立刻、馬上、即時斬首,處以極刑。駙馬王詵聽到這個消息,立即快馬加鞭去給蘇轍送信,蘇轍又趕快派人通知蘇軾。朝廷派出的欽差皇甫遵和蘇轍的人同時出發,但蘇轍的人先到,蘇軾知道消息,立即請假,由通判祖無頗權攝州事。,皇甫遵到時,太守官衙的人慌作一團。蘇軾不敢出來,與通判商量,通判說:“事已至此,無可奈何,只好出去再說。”蘇軾一聽,就準備出去。祖無頗連忙提示:衣服,衣服。於是蘇軾連忙穿上官衣官靴,出來見皇甫遵,說“乞歸與家人訣別”。皇甫遵淡然道:“不至於此。”但要蘇軾立即啟程。,途經揚州江面和太湖時,蘇軾起念想跳水自殺。又再一想,真跳了水,會給弟弟招來麻煩。於是一路惴惴不安,挨到京師。,最初,蘇軾只肯承認“贏得兒童語音好,一年強半在城中”是諷刺青苗法,“豈是聞韶解忘味,邇來三月食無鹽”是諷刺鹽法。拖到二十四日,承認“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是諷刺朝廷水利的。拖到二十八日,又承認了“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是諷刺課試郡吏……,御史們通宵審問。頂不住巨大的精神壓力,蘇軾恍惚中給蘇轍寫下“與君世世為兄弟,再結來生未了因”的悲慘詩句。蘇轍收到詩和信后,倒在書案上大哭,但堅決不肯收下詩信。宋朝律例,像蘇軾這樣的詩信,如果蘇轍不收,必須得上報皇帝過目。,神宗看了信后,內心也受到拷問。同時身患重病的曹太后也出面干預。已罷相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上書說:“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此前被蘇軾稱為“姦邪”“小人”“新進”的變法派大臣如章惇等紛紛上書為蘇軾求情。宰相吳充直言:以曹操的猜忌還能容得下禰衡,陛下難道就不能容得下一個蘇軾嗎?,於是十二月二十九日,終於有了一個結論:蘇軾貶往黃州,充團練副使,但不準擅離該地區,並無權簽署公文。這就是蘇軾人生中赫赫有名的“烏台詩案”。,1080年中秋,蘇軾於黃州寫下《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此時的深沉感慨,真非昔日可比。,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恭弘=叶 恭弘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一○八二年  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此後五年,蘇軾都在黃州。,1082年,蘇軾築“東坡雪堂”,這是他自號東坡居士的開始,這一年,他四十七歲。東坡居士心中的憤懣痛苦,不可說不深,書法史上那一紙著名的《寒食帖》就是在這一年的寒食寫的:,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君門深九重,君恩隔萬里!然而能奈何?,元豐五年(1082年)中秋,蘇軾在黃州寫下《念奴嬌·中秋》:,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同樣是玉宇瓊樓,同樣是起舞徘徊,同樣是舉杯邀月,同樣是乘風歸去。然而六年以後的東坡居士,比六年以前的蘇子瞻,多了些蒼涼和曠達。他終於能理解了離別,不再執着於圓滿;終於能接受了平淡,不再痴迷於絢爛。,他和過去那個滿身是刺的自己告別,和不完美的世界和解。這是不幸的“烏台詩案”給他的幸運禮物。從此面對起起伏伏的人生,他終於能夠風輕雲淡地說出:也無風雨也無晴。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