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初到德國乘城鐵時,經常在高架橋下方看到成片矮籬笆隔開的園子,裏面有大小不一的小木屋和五顏六色的裝飾物,還以為是“棚戶區”。後來,筆者参觀德國華人同事的小菜園,現場採摘的番茄、黃瓜、李子和櫻桃,都是她自己種植的無農藥有機果蔬。原來,這種小菜園是隱藏在城市裡的世外桃源。德國現有上百萬個城市小菜園,僅在柏林就有大約7.1萬個,是全國大城市最多的,但仍供不應求。近年來,“城市農耕”的概念在德國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家庭希望享受城市園藝的樂趣,小菜園炙手可熱,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新提交的租菜園申請增加了幾倍。,城市小菜園多位於不適宜建造住房的鐵路沿線或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的城郊地段,柏林牆周邊就有很多小菜園。每個菜園面積差不多大。由園友協會負責管理,每位租戶都是這個協會的成員。租戶通常都是住在高樓里、沒有私人花園的城市居民,他們渴望在都市裡親近自然,體驗田園生活。,近幾年還有一個新趨勢,種菜養花不再只是老年人的興趣愛好,租用小菜園的年輕人和有移民背景的家庭的數量也在增加,年輕人是為了踐行節能環保、減少消費的理念,移民家庭則希望通過社區活動結識新朋友,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城市小菜園不能購買,只能租用,租金非常低廉,每年的租金、水電費、保險費、垃圾和廢水處理費、會員費等費用加起來只需要400歐元左右。根據相關規定,只要小菜園的原租戶不向園友協會提出退園申請,其租期就可以無限延長,如果原租戶去世,他的後代享有優先租用權。因此,新的申請人有時要排幾年隊,才能等到一個別人退租的小菜園。,城市小菜園在德國有成熟完善的運作體系,由德國聯邦園友協會統一組織管理,下設20個州級協會以及1.5萬個區域協會。租用小菜園要遵守的規章制度不少,比如,種植的瓜果蔬菜只能自用,不能出售;在小菜園中自行搭建的房屋面積不能超過24平方米,且只能用作休息室、遊戲室、工具房等,臨時過夜可以,但不允許長期居住;園子里用於種植果蔬、觀賞類植物和休閑娛樂的面積要符合一定比例,不能放任園中雜草叢生;禁止飼養小動物和家禽,但在徵得協會和鄰居同意后可以設置養蜂的蜂箱等。,每個區域性的園友協會通常還有各自的規定。筆者的同事所在的協會就要求,每個小菜園至少有1/3的面積必須用於種植水果和蔬菜,要保持園地的整潔和美觀,不允許出現疏於打理、長時間荒廢的情況,達不到標準的租戶可能會被取消租用權。此外,所有租戶每年要提交小菜園的年度規劃方案,租戶們還會定期開會,交流從事園藝勞動的方法和心得。,城市小菜園的租戶非常注重環保,幾乎所有園子里都會安裝雨水收集裝置和設置生態堆肥箱,用雨水灌溉菜園,用枯枝落恭弘=叶 恭弘、菜皮果核等垃圾製作有機肥。德國人擅長手工勞作,很多租戶充分利用廢舊木頭等材料,自製柵欄和藤架。在周末和節假日,租戶們喜歡組織家庭聚會,在小菜園裡支起燒烤架,叫上親戚朋友和旁邊園子里的鄰居,烤香腸、肉排和剛從苗圃里摘下的新鮮蔬菜。不少家庭還在空地上安置了鞦韆架、滑梯、足球門、蹦床等設施,讓小小的園子承載和見證孩子的童年與歡樂。,德國人在繁華都市種菜養花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當時歐洲工業發展迅速,大量人口從鄉鎮遷居到城市,但人們普遍收入低,難以維持生計。為解決貧困和溫飽問題,德國黑森州出現最早的“窮人菜園”——政府專門劃出一片區域,劃成小塊,分給市民耕種。到19世紀中恭弘=叶 恭弘時,這樣的菜園已經遍布德國各大城市。,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城市小菜園誕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醫生莫里茨·施雷貝爾最早提議,在城市中建立可以戶外活動和園藝勞作的場所,以保證兒童的健康成長,並促進家庭關係的和諧親密。在施雷貝爾醫生去世后,城市小菜園才發展成今天的形態,但人們仍以“施雷貝爾花園”為其命名,以示紀念。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正是這些小菜園及在其中加蓋的簡陋房屋,幫助城市居民挨過了住房短缺、食物匱乏的歲月。設在萊比錫市內的第一個城市小菜園區域,現在不僅作為文化遺產受到保護,也是“德國城市小菜園博物館”所在地。
06
2022.01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4629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