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越大,對母校的捐贈就得越多,2022年初春,“艾瑞深校友會網”公布《2021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名100強》,清華大學以47.2億元的校友捐贈名列榜首,北京大學以41.97億元的校友捐贈排名第二。在這份榜單上,有9所大學的校友捐贈超過10億元,就連排名墊底的幾所高校也分別收到了幾千萬元的校友捐贈。,有評論說,功成名就的畢業生回饋母校,以前是劍橋、哈佛、麻省理工等國外名校的傳統,如今終於成了國內高校的流行風,值得慶賀。但我們只要翻開歷史,就會發現宋朝學生已經開始這樣做了。到了南宋後期,太學甚至還形成一個定例:成就越大的學生,對母校的捐贈就得越多。,具體點兒講,這個定例是這樣的:,“太學先達歸齋,各有光齋之禮……宰執則送金飯碗一隻,狀元則送鍍金魁星杯盤一副。帥漕新除,各齋十八界二百千、酒十樽。”,翻成大白話,就是說那些早年在太學讀書的達官顯貴重返母校,各自都會給他們原先的班級捐錢捐物。如果是宰相、副相、樞密使之類的朝廷大員,每人會捐一隻金飯碗;如果是新科狀元,要捐一套鍍金的魁星杯盤;如果剛剛被任命為安撫使、轉運使、常平使、提刑等高級地方官,則要捐給本班第十八界會子200貫,再加上10桶酒。,所謂“第十八界會子”,指的是南宋朝廷發行的第十八套紙幣,大約在公元1250年前後流通於江浙地區。查《金泥玉屑叢考》,南宋紙幣最初堅挺,後來貶值,面值200貫的“十八界會子”只能兌換銅錢50貫,如果購買稻米,購買力相當於現在人民幣4萬元。,在南宋,安撫使管軍,轉運使管錢,常平使負責茶鹽專賣,提刑負責審理刑獄,這些官職的實權都相當於省級首長,從太學畢業的學生能混到這四頂烏紗帽里的任何一頂,都算得上功成名就。可是,他們卻只捐給母校幾萬元(不算額外捐贈的那10桶酒),而不是幾百萬、幾千萬、幾個億,是不是太小氣了呢?,我們不妨捋一捋。,首先,現在的學生出路很廣,既可以從政,也可以經商,還可以去搞科研,從任何一所名校的畢業生冒出來幾個億萬富翁,都不是什麼稀罕事兒,學校想得到大筆捐贈,有的是人脈,有的是機會。而宋朝太學本來就為了培養和儲備行政人才而設立的,太學生的主要出路就是當官,而當官的合法收入只有俸祿和朝廷賞賜。如果要求一個太學生為母校捐贈很多很多錢,那隻能逼着他去當巨貪了。,其次,現代高校需要的經費極多,建樓、建圖書館、建實驗室,設立各種獎學金,攻克理工類的高精尖課題,哪個項目都需要巨額資金,僅靠國家撥款是很難填補缺口的。宋朝太學卻是純粹官辦的小型文科院校,佔地面積小得可憐,在校人數少得可憐(待會兒我們會講宋朝太學有多少學生),老師只教儒家經典,學生只攻儒家經典,有吃有住有書有紙筆足矣,朝廷每年撥付的經費都花不完,並不需要校友傾囊相助。,班裡有幾隻“金飯碗”,就代表出過幾個宰相,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並不需要校友出錢,那麼宋朝太學為什麼還要接受捐贈呢?,目的其實很單純:為了激勵在校學生,為了讓太學各班級展開競爭。,相信細心的朋友看得出來,那些從太學走出來的達官顯貴做捐贈時,並不是捐給學校,而是捐給班級。在南宋後期,太學總共分為20個齋,也就是20個班級。每個班級都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名字,包括“正心齋”“誠意齋”“循理齋”“養正齋”“持志齋”“守約齋”“習是齋”“果行齋”“觀化齋”“存心齋”“篤信齋”“務本齋”……無論哪個齋出了狀元,出了高官,出了大學問家,都只給那個齋捐贈。,剛入學的太學生想知道哪個齋培養出來的人才更多,只要數數哪個齋獲贈的東西更多就行了。比如說,“存心齋”供着兩隻金飯碗,說明此齋曾經培養出兩個宰相。比如說,“觀化齋”新得幾百桶酒,說明此齋剛剛又有一批校友被任命為地方高官。在這些齋讀書的學子喝着美酒,看着金飯碗,自然會有自豪感,自然會下意識地加倍努力,希望有朝一日也能飛黃騰達,光耀本齋。其他齋的學子在本齋里看不到金飯碗,看不到鍍金的魁星杯盤,也一直沒機會品嘗某位校友送來的美酒,就會覺得羞恥,就會知恥而後勇,暗暗發下誓言,有朝一日必定讓自己班級揚眉吐氣。,現在學校教學樓牆壁上大多掛着名人畫像,中外名人都有,例如牛頓、愛因斯坦、居里夫人、魯迅、恭弘=叶 恭弘聖陶、華羅庚……宋朝太學逢年過節,各班級則會將本齋的名人校友寫在教室大門上,大家集體朝他們的名字鞠躬行禮。,以南宋太學為例,狀元王十朋曾經在“觀化齋”讀書,後來當上太子的老師,被封龍圖閣學士,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觀化齋”大門上;理學名家楊簡曾經在“循理齋”讀書,後來考中進士,做了知府,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循理齋”大門上;陸遊的好友鞏豐先後在“存心齋”和“果行齋”讀書,後來考中進士,做到江東提刑,所以他的名字被刻在“存心齋”和“果行齋”的大門上,同時被這兩個班級的學生頂禮膜拜。都是用名人來激勵學生,我們現在是用全世界的名人,宋朝太學則只用校友中的名人,這樣更有親切感。,范仲淹王安石,直接推動了宋朝太學創立和改革,鞏豐、楊簡、王十朋,現代人看到這幾位的名字,可能並不熟悉,下面說說那些能被大夥熟知的太學名人。,第一位,李清照的前任老公趙明誠。趙明誠曾在北宋太學讀書,直到跟李清照結婚時,還沒有從太學畢業。後來他不僅成了著名的金石學家,在仕途上也相當了不起——南宋初年曾經擔任江東安撫使,相當於軍區最高長官。,第二位,蘇東坡的高足秦少游。公元1088年,秦少游經人舉薦,做了太學博士,相當於現在的正教授。可惜的是,剛到太學沒幾天,秦少游就被蘇東坡的政敵彈劾,丟掉了職位。而秦少游的父親早年則在太學讀書,據說他仰慕一個名叫王觀的同學,所以才給秦少游取名秦觀。更有意思的是,多年以後陸遊出生,陸遊的母親仰慕秦少游的才華,所以才給兒子取名陸遊,字務觀,意思是希望兒子能像秦觀那樣有才華。,第三位,辛棄疾的岳父范邦彥。宋徽宗在位時,范邦彥在太學讀書,直到北宋滅亡才被迫離校。北宋覆亡,北方成了金國人的天下,范邦彥考中金國進士,被派到蔡州息縣(今河南息縣)當縣令,他率領全縣官民歸降南宋,又成了南宋的官員。,宋朝名人當中,很多都跟太學有緣,有的是在太學讀書,有的是在太學教書。像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蘇東坡的學生晁補之、范成大的堂哥范成象,當年都在太學待過。其中李格非擔任太學博士,晁補之擔任太學正,范成象擔任太學錄。太學博士相當於正教授,太學正相當於風紀官,太學錄相當於風紀官的助手。,還有兩位名氣更大的牛人,直接推動了宋朝太學的創立和改革。這兩位牛人分別是范仲淹和王安石。,宋朝最初沒有太學,只有國子學,而國子學只收七品以上官員的子弟。宋仁宗在位時,范仲淹推行“慶曆新政”,一手清理官場,一手振興教育。范仲淹先在京城開封設立“四門學”,招收八品以下官員的子弟。然後他又將四門學改成太學,並且開始擴招。四門學改名太學時,在校生最多不能超過200人;幾年以後,太學擴招到600人。這樣一來,基層官員也有機會把孩子送到太學讀書,享受最高規格的官辦教育。,宋神宗在位時,王安石推行變法,嘗試廢除科舉,只用太學培養行政人才。在王安石的推動下,太學繼續擴招,學生數量從600人暴增到2400人。這2400人被分進80個班級(南宋縮減到20個班級),又按照考試成績分為“上捨生”“內捨生”和“外捨生”,上捨生100人,內捨生300人,外捨生2000人。其中上捨生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上捨生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直接做官;中等上捨生可以繞過解試和省試,直接參加殿試;下等上捨生可以繞過解試,參加省試和殿試。在宋朝,以上制度叫做“三舍法”,又叫“舍選法”。,連續兩年擔任學生會幹部,再經舉薦就能免試做官,宋朝科舉考試分為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參加地方州府官員主持的解試,第二個環節是參加中央禮部主持的省試,最後一個環節是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只有三個環節全部通過,才能成為進士。進士再參加吏部主持的選官考試,才能得到官職。從解試到選官考試,淘汰率極高,成功率極低。北宋大臣上官均做過統計:“選於十數萬之中,而取其二三百。”全國十幾萬考生參加解試,最終獲得做官資格的只有二三百人而已。可是再看太學生,居然有機會免試做官,或者繞過淘汰率極高的解試和省試,直接參加殿試,跟普通考生相比,實在是佔到了天大的便宜。,不過,太學生也不是那麼好當的。王安石變法以後,各地學生想入太學,必須有州縣官員的舉薦信,還必須通過入學考試;剛進太學,最初只能當外捨生,不用交學費,但也沒有任何補貼;外捨生每月一“月書”,每季一“季考”,每年一“歲考”,每次成績都優秀,才有資格變成內捨生,享受到每月幾百文的伙食補助;內捨生也是考試不斷,連續三年品學兼優,經太學博士和太學正、太學錄多人保舉,才有資格升為上捨生;然後上捨生繼續考試,考試成績優異者,有機會當“齋長”“齋諭”“職事學正”“職事學錄”,也就是班長、副班長、見習風紀官、見習輔導員;連續兩年擔任學生會幹部,再經太學官員舉薦,才能免試做官。,除了考得勤,太學的紀律也很嚴格。南宋文人周密在太學讀書多年,我們不妨聽他講講南宋太學對違紀學生的懲罰手段。,最輕的懲罰是“關假”,三個月之內沒有假期,別人節假日可以出校門,違紀生不許。,稍重的懲罰是“遷齋”,從排名靠前的班級里趕出去,搬到排名靠後的班級。如果本來所在的班級就墊底,那就去小黑屋就讀。太學里的小黑屋,類似監獄里的禁閉室,當時叫做“自訟齋”,自做自吃,不許出去,不能跟同學交談。,最重的懲罰是“夏楚”,也就是用荊條抽屁股。實施這種懲罰時,全校學生集合,太學官員讓學生幹部宣讀罪狀,然後讓人剝去違紀學生的衣服,抽打幾下,趕出校門。,從北宋中恭弘=叶 恭弘到南宋末年,宋朝皇帝都非常重視太學教育,所以太學生的地位一直很高,在政治上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宋神宗在位時,親自到太學視察,見太學生學習刻苦,高興得賞賜每人美酒兩升。那時候兩升是1200毫升,裝酒足有2.4斤,雖說不是蒸餾酒,但也能讓人喝到醺醺然。某些太學生越喝越興奮,竟然爬到樓上敲起鼓來,嚇得太學官員趕緊阻止。太學生卻喊道:“奉聖旨得飲!”俺們是奉旨喝酒,誰敢阻攔?北宋末年和南宋前期,每次朝廷重用投降派,太學生都群起上書,以至於人們給太學取了個綽號:“有發頭陀寺,無官御史台。”一方面,太學生生活清寒,學習刻苦,彷彿帶發修行的苦行僧;另一方面,他們又抨擊權臣,大膽敢言,好像沒有烏紗帽的監察官。,南宋哲學家朱熹與辛棄疾是好友,兩人曾經談論太學優劣。辛棄疾認為,花錢養許多沒有實際才能的學生,不划算。朱熹卻提到一點:“太學作養風骨之士,亦是高遠氣象。”我覺得朱熹的話很有道理。
17
2022.02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4871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