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有一個短篇小說叫《廚娘出嫁》,是從一個七歲小男孩的視角寫的。家裡的廚娘本來過着挺開心的日子,可有一天,家裡來了個馬車夫,家裡人勸廚娘嫁給這個馬車夫,說他不喝酒,看着挺穩重,是個好人。廚娘哭着說,我不嫁人。這一家的主人就說,你別說傻話了,到這個歲數,怎麼能不嫁人呢。在眾人脅迫下,廚娘出嫁了,第二天馬車夫來到主人面前說,你們要好好管教廚娘,讓她走正道兒,另外,從她的工錢里支出五塊錢給我,我要給我的馬車換個零件。在小男孩看來,廚娘本來自由自在地活着,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別人誰也管不着,可是,忽然間平白無故地出來一個陌生人,這個人居然有權管束她的行動,支配她的財產。小男孩感到難過,他覺得年輕的廚娘已經成為人類暴力的受害者。,1,契訶夫這個故事很短,不到兩千字。當時俄國《民法典》中有規定,女人必須服從丈夫,“在愛慕、尊敬和無限的服從中,與丈夫同居共處。”“要把丈夫視為一家之主,把自己的全部歡愉和關愛都奉獻給丈夫。”對女人來說,嫁人是件很可怕的事。,廚娘還算是無產階級,那布爾喬亞階層呢?,托馬斯·曼有一個長篇小說叫《布登勃洛克一家》,老布家有點兒財產,但家道中落,要把女兒許配給一個有錢人,布登勃洛克夫人對女兒說,我猜你還沒有確定對他的感情,但我向你保證,隨着時間的推移,你會愛上她的。媽媽熱情地說服,爸爸拚命地誘導,女兒明白了,自己身上肩負着家族的責任。她嫁給了其貌不揚的商人,婚禮之後,兩人出發去度蜜月,女兒從馬車上跳下來,擁抱自己的父親,在父親身邊耳語,“你現在對我滿意了吧。”老布家要通過聯姻,確保家族的財務安全,這就是布爾喬亞的務實婚姻。,這兩個都是19世紀的故事。當時歐洲的風俗是娘家人要給新娘準備嫁妝,一般來說,嫁妝指的土地、房本、現金、珠寶這些財產類的東西,妝奩指的是衣物、首飾。女孩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就一直在準備妝奩,做床單,做亞麻檯布,做裙子做手絹,這些東西做好了就放在嫁妝箱里,箱子還有個名稱叫“希望衣櫃”。如果你做得不太好,家裡要去商店裡買,帶刺繡的針織物能显示家庭的富裕程度。女婿對嫁妝很看重,這些女婿,也許是正在創業的律師,剛剛開業的醫生,野心勃勃的公務員,他是在找愛人嗎?他更像是找風險投資,我有大好前途,你的財產交到我手上,我能讓它升值。許多男子會刊登徵婚廣告,非常坦白地表示,我要娶一個家裡有商店的女性,入贅的本意就是如此,女性反而成為嫁妝的附屬品。,當時的中產階級,對婚姻的這層現實考慮是心知肚明的,男人追求他們覺得自己應得的財產轉讓,新娘的家人要是看中了女婿的能力和前景,也會毫無保留地與女婿討論未來的財務安排。娘家會仔細考察女婿的背景,女婿也會調查娘家的財務狀況,當時的媒人肩負着偵探的作用,媒人要熟知婚戀雙方的財務狀況。在這種情景下,女性是一種動產,先由他們的父親控制,後來再轉移到丈夫的手中。當然,隨着婦女地位的提高,這種婚姻狀況漸漸改變。浪漫主義作家和一些思想先進的貴族大張旗鼓地說,愛情才是婚姻的首要條件,雙方相愛,就能衝破世間一切阻隔,財富和地位的懸殊不能阻撓愛情。,2,婦女能不能自由戀愛,能不能自己選擇結婚的對象,這是一種自由;婦女能不能離婚,這也是一種自由。1857年英國的《婚姻訴訟法》規定,妻子出軌,丈夫不滿,就可以提出離婚訴訟,但丈夫通姦,妻子就必須列出其他情節嚴重的行為,比如殘忍、強姦、雞姦,這樣才能提出離婚訴訟。這其實也算是一種進步了,從1700年到1857年,150年的時間,英國只有300起離婚訴訟,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丈夫提出來的。妻子提出離婚,分不到財產,得不到孩子,還要付一大筆訴訟費。那時候的底層平民,還經常干出買賣妻子的行為,對老婆不滿意了,五花大綁像賣牲口一樣,把老婆拿到市場上給賣掉,這在19世紀是常見的事。,1869年,約翰·斯圖爾特·穆勒,就是那位寫《論自由》的思想家,又寫一本書《婦女的屈從地位》,這是男作家寫的最早的一本女性主義著作,穆勒說,男人將自己的生理優勢轉化為法律權力,被迫服從的女性被綁縛在法律之下,法律一誕生就認同了目前的男女關係,對女性地位的改善沒有任何幫助。穆勒說,丈夫通過婚姻法掌握了對妻子的操控權,尤其是財產權的操控。妻子的一切都是丈夫的,夫妻二人被稱為“法律上的一個人”,但是丈夫的一切並不是妻子的。所以,妻子的待遇甚至還不如奴隸,因為奴隸還能休息。我們知道,革命導師恩格斯終身未娶,恩格斯說過一句話,大意是,妻子就是合法的娼妓,妻子不過是把賣淫的時間都給了丈夫。時過境遷,這些話現在聽起來有點兒刺耳,但在當年的語境下,這都是在為女性的屈從地位鳴不平。,處於屈從地位的女子,經常會聽到一句話是“這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就是在行使權力,仁慈的父母會對女兒這樣說,丈夫會對妻子這樣說,主人也會對僕從這樣說,我決定什麼是對你好的,我對你有支配權。這句看似溫情的話,暗含着支配地位。,3,如果我們把時間再往前推一下,看看兩百年前的小說。《傲慢與偏見》,很多人最早看外國小說,就是從這本書看起的。這本書看起來是講怎麼談戀愛的,實際上講的是婚姻和財產的問題。這本書開頭第一句話是,“這是一條公理,一位有錢的單身漢,必然想要擁有一位太太”。我們說,英國人喜歡反諷,說出來的話未必是表面上的意思,這句話就是反諷。班內特一家有五個閨女,班內特太太整天為女兒的婚事發愁,所以,她堅信,有錢的單身漢必然想要一位太太,實則不然,是班內特太太總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有錢人。,為什麼呢?按照當時英國的長子繼承製度,班內特家的地產必須由男丁來繼承,家裡沒有男丁,班內特先生的侄子柯林斯就可以繼承地產,田地能給這一家人每年兩千鎊的收入。所以,對班內特一家來說,女兒的婚姻是頭等大事。這種繼承法一直到1925年才廢除,所以我們看《唐頓莊園》,爵爺一家還是面臨這樣的問題。沒有一個好女婿,你的地產就歸表侄子了。,請注意,簡·奧斯汀的小說,寫的都是中上階層的故事,狄更斯的小說寫的才是底層人民。奧斯汀就出生在一個還算是富裕的中上人家。一般來說,這些女孩,年輕時跟着富裕的爸爸住在大宅子里,過着舒適的生活。一旦爸爸死了,家裡的不動產都被大哥繼承了,她可能就要搬到鎮子上一個簡陋的住處,有個女傭,她會有一筆遺產,每年靠利息過日子,她的哥哥可能會時不時給她一筆錢,但從哥哥的角度出發,這妹妹要是嫁不出去,實在是個累贅。所以“老處女”“老姑娘”這些詞,都是帶有惡意的,“剩女”這詞也是如此。,1805年,簡·奧斯汀的爸爸去世之後,她的情況基本如此。她一生單身,從未嫁人。她後來有一本小說叫《愛瑪》,愛瑪的女友聽說愛瑪不想結婚,說你會變成老處女的,那真是太可怕了。愛瑪回答說,別擔心,我不會成為一個貧窮的老處女。人窮,過獨身生活才被大家看不起!收入很少的單身女人肯定是一個又可笑又討厭的老處女,是小伙子和姑娘們肆意嘲笑的對象。可是有錢的單身女人總是受到尊敬的,可以同任何人一樣通情達理,受人歡迎!,這是小說中的話,簡·奧斯汀自己也是這麼想的。她給侄女寫過一封信,信中說,貧窮的單身女人會陷入可怕的境況,這是女人應該選擇結婚的理由。她還給侄女寫過另一封信,其中說,只要不過早成為母親,你會在體能上,精神上,體形上和面容上都保持年輕。這都是兩百年前的話,但放在今天也是金玉良言。,簡·奧斯汀還寫過一本小說叫《理智與情感》,裏面談到婚禮,婚禮是富裕階層炫耀自己的機會。大家都關心,婚禮的馬車是在哪一家店做的,畫像是請哪一位畫家畫的,新娘穿的禮服是哪兒做的。這三大問題,換成今天就是,婚禮用車是勞斯萊斯嗎?拍婚紗照了嗎?是在馬爾代夫還是在塔希提拍的婚紗照?新娘的婚紗是什麼牌子的啊?從那時起,新娘和伴娘穿白色禮服,就成了慣例。,不過,那年頭還有一種婚禮叫“罩衫婚禮”,新娘只穿一件無袖連衣裙,或者穿一件罩衫,或者就披着一個床單,什麼意思呢?新娘在婚禮上显示,我沒有財物,沒有衣服,我的債務跟新郎無關。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寡婦再嫁的時候,前任死了,寡婦可能還有債務,她再嫁人,丈夫不能再幫着她還前任留下的債。還有另一種情況,新娘要藉此來表示,新郎可能有債務,但新郎不能用我的私人財產來還債。“罩衫婚禮”有沒有什麼法律依據呢?反正教區的牧師要是主持了“罩衫婚禮”,也就認可債務的劃分。這種罩衫婚禮,算是區分了什麼叫婚前債務。,說起來這都是兩百年前的事,浪漫情懷的逐漸養成,婦女對教育的渴望,女性職業生涯的實現,都讓自由婚配的可能性加大。從19世紀開始,不太富裕不太高傲的布爾喬亞階層更尊重婚姻自由,而那些保守的上層資產階級家族、富裕的暴發戶,更傾向於把婚姻當成一種交易。純粹為愛情而結婚,看起來是一種潮流,但形形色色的婚姻動機還是複雜糾結的。當年有一條非常重要的愛情格言——不能為金錢而結婚,但結婚不能沒有錢。,這種婚姻問題上的擰巴,在今天也依舊存在,一方面我們說,愛情萬歲,一方面我們說,門當戶對;一方面我們說,一個人掙錢一個人花,這樣最自由,另一方面我們談婚論嫁的時候,也要看看房本上寫的是誰的名字。,愛情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愛情也有一個巨大的對手,那就是財產。今天愛一個明天不愛了,這件事大家可以坦然接受,但因為婚姻造成財產損失,造成金錢利益上的損失,卻還是我們對婚姻的恐懼之一。
28
2022.05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5351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