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身上海博物館“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中的倫勃朗《63歲自畫像》,作於1669年。在我眼裡,畫中人彷彿舞台上的主要人物,一束光線將其照亮,周圍的空間則隱入暗中——說起來這種如今電影中常見的明暗對比用光法也正是源自倫勃朗的繪畫風格。,這幅畫的首位藏家威廉·凡·胡爾斯是位荷蘭肖像畫愛好者,在英國為威廉三世做廷臣,去世於1722年。同年此畫流入拍賣行,由曾任愛爾蘭與英國兩地下議院的政客托馬斯·布羅德里克將其收入囊中。古物學家弗圖記得他曾在布羅德里克家見過這幅了不起的肖像。托馬斯·布羅德里克去世后,這幅畫由他的侄子第二任米德爾頓子爵艾倫·布羅德里克於1730年繼承,此後這幅畫一直藏於布羅德里克家族的佩珀哈羅莊園,直到1851年第五任米德爾頓子爵喬治·布羅德里克將其送拍,英國國家美術館同年將其購入並收藏至今。,每當我看到倫勃朗的自畫像,都會想到蘇格拉底的那句名言“認識你自己。”倫勃朗一生畫了80幅左右的自畫像,直接記錄了自己漫長而充滿變化的一生,同輩中從未有過同樣習慣的畫家。他那翹翹的小鼻子、卷卷的小頭髮都被忠實地記錄在了他的繪畫、素描與版畫作品中。我們對這些自畫像的好奇,是持續不斷的。因為面對一幅幅畫中那個安靜不語凝視着我們的的男人,想到他享受過的天賦,經歷過的成功,遭受過的殘酷以及不可逃避的最終衰老,我們也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幅畫。將這些自畫像置於一起時,我們很容易認為它們有一個自傳式的結構,這個畫家一生中的繪畫與版畫有十分之一都是在畫自己,他也有可能是個自戀或愛記日記的人,但事實上這或許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附會。藝術史的研究告訴我們更可能的是,倫勃朗這個自主意識極強、富有個性的畫家對老老實實記錄自己這件事充滿了排斥。對此,我們只要舉出一個小例子即可,1658年他畫了那幅打扮得如皇帝一般的大《自畫像》,而那一年正是他作為破產者財產被公開拍賣抵債的最後一年,所以觀者如果將其看作是自傳式記錄顯然會感到困惑。研究者們更相信每一幅自畫像都有自己產生的特定背景與原因。,倫勃朗的自畫像源於,但不局限於歐洲北方的自畫像傳統,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間段。年輕時1606-1630年代的自畫像很典型地閃耀着天才與自以為是的激情,他對自己面容的特徵並不在意,更像是在做鬼臉一般嘲弄與反抗着這個社會的約定俗成。1630-1640年代的自畫像沒那麼激進了,大部分是呈現出他的社會地位與在藝術上了不起的影響力。而人生最後十幾年的作品,從1652至1669年的,反映更多的是倫勃朗對內在的關注,對於衰老的現實感,歲月在面容與身上留下的痕迹。縱觀他的一生,他到晚年時並沒有按部就班的去畫千篇一律的自畫像來滿足他那些富有的收藏者,因此他晚年的自畫像可以說是最有思想感與創意的一批作品。,倫勃朗在人生的最後那一年1669年畫了三幅自畫像,如今分別藏於倫敦、海牙與佛羅倫薩。倫敦英國國家美術館這幅自畫像中的面色更顯得蒼白一些,他的手溫柔地握着,甚至他的捲髮也沒有以往那麼顯眼與充滿活力。不過從繪畫技術的角度來說,這幅自畫像一點也不弱,其中充滿了畫家的敏感,例如衣服與背景的黑色是薄如釉般的處理方式,而面部高光提亮的部分則是厚如雕塑般的顏料堆積,正應了當時批評家所嘲笑的“可以抓住畫上的鼻子把畫提起來”。此處的顏料是用濕畫法完成,用不同點划組合的筆觸構成的複雜薄層——以此來覆蓋灰棕底色——這樣就摹仿出了衰老粗糙還有點色斑的皮膚效果。在鼻尖與耳垂處倫勃朗用短的刮擦,在濕畫法中產生了精準的光與肌理的效果。他的毛皮裝飾的緊身短上衣显示出15世紀早期到中期的時尚,明顯受到著名尼德蘭畫家們的銅版畫肖像的啟發,例如迪爾克·鮑茨與羅希爾·凡·德·魏登。顯然,他對自己的打扮將他置於其著名前輩的傳統之中。,與其他兩幅晚年的自畫像相比,《63歲自畫像》的X光照片說明倫勃朗在調整他構圖的焦點並平衡着明暗。他的帽子本來更大一些,在右側超出他的頭部更多一些。雙手原本是攤開的,並握着一支畫筆。通過這些簡單的修改,倫勃朗得到了一個更安靜的圖像,它的能量蘊藏在被溫柔光輝籠罩的華麗頭部中,同時在他所畫的現實人物(工作中的畫家)與作為一幅苦心經營的油畫肖像之間保持了一種謹慎的距離。他那神秘的眼神可能不是存在的焦慮,而是一個畫家對其藝術挑戰的深入研究。,作者:陳研 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
15
2023.04
本文链接:http://yuehairailway.com/?p=6326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喜欢:点此查看RSS订阅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