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註冊_北京第一家官辦電話局在哪兒?新老“東局”的歷史變遷

20

在北京建國門內大街路北,坐落着一棟八層建築——東單電話局。人們稱它為“東局”。但“東局”的稱號是怎麼來的?它是北京第一家官辦電話局嗎?它與人們記憶中的東四電話局是什麼關係?這些疑問引導着我們去探尋它的塵封歷史。,北京第一家官辦電話局,光緒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為了給各部衙門署以及朝廷大臣、親王權貴提供住宅電話服務,清政府在東單二條大學士翁同龢宅邸的8間馬廄里安裝了100門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機,同時聘請外籍參贊,開通試辦了北京第一家面向社會營業的官辦電話局所—北京電話局。這8間馬廄里創辦的電話局便是今日“東局”最早的雛形,但隨後的幾十年時事多變,使“東局”頻繁搬遷、易名。,四次搬遷與頻繁易名,第一次搬遷與易名始於光緒三十年十一月初一(1904年12月7日)。北京電話局在東城燈市口椿樹衚衕租用了40間房,建成了新的電話局所,時稱北京電話總局。開通磁石式人工電話交換機800門,服務範圍自京城中軸線至東城牆,用戶分佈在京城東半部,原在東單二條試辦的北京電話局撤銷。,第二次搬遷與易名發生於宣統三年(1911年)。北京電話總局在東城米市大街興建了新的局所,原位於燈市口的局所遷入此處,局名也由北京電話總局改稱為“電話東局”。這是“東局”名稱的源頭。同年,清政府以3.8萬餘美元的價格從美國西洋電器公司購買了共電式電話交換機3000門,分別安裝在新建的東、南兩局。1926年,“東局”電話交換機增容到4800門。,第三次搬遷與易名出現在日偽時期。1939年6月,日軍侵佔北平后,出於長期佔領的目的,將原來人工接轉的“電話東局”撤銷,在燈市口東口修建新局所,安裝自動交換機6000門,時稱東四電話局,因局號為5,亦稱5局。新中國成立后的1982年,北京市內的電話局所重新以地名命名,5局又改稱為東四分局,局號55。,第四次搬遷與易名是在改革開放時期。1983年1月,北京市電信局在建國門內大街修建新“東局”,1985年12月竣工,命名為東單電話局。該局是“六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建築面積25838平方米,安裝縱橫制自動交換機10000門(局號54),数字程控自動交換機14000門(局號512),建設電信管道192.7孔公里,布放中繼線電纜30404對公里、用戶線電纜15027.3對公里,在各個程控端局、匯接局和長話大樓之間鋪設光纜,傳輸速度為34兆和140兆,是北京市內東部地區第一個大型市話匯接局,也是我國當時城市中容量最大、技術設備最先進的市內電話局。,老局新生看“東局”,“東局”從1904年只有100門電話交換機的北京第一家官辦電話局至今,已經走過了百餘年的風雨歷程。四次搬遷和頻繁改名讓“東局”的歷史面貌有些模糊,為了有所區別,電話局的人習慣把“東局”分為“老東局”和“新東局”。東單電話局建立之前的“東局”被稱為“老東局”,搬遷至東單電話局新樓之後的“東局”則被稱為“新東局”。,“老東局”地處東四南大街東側,1999年,在拆除清代電話東局和民國東局機房樓原址上新建東四電話局。局址北側為史家衚衕,南側為乾麵衚衕。建築用地9966.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2157.89平方米,由主機樓、營業業務樓、業務管理輔助樓組成。主機樓地上9層,檐口高度45.9米,沿南側乾麵衚衕設置;營業業務樓地上8層,設於東四南大街東側。,該工程由北京市電信管理局出資建設,與北京王府井地區開發建設辦公室合作,北京電信規劃設計院負責工藝設計,北京東方築中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負責土建設計,中建一局四公司施工。工程自1999年11月6日開工,2001年12月24日竣工。總投資35833.2萬元。,東四電話局的市內電話業務主要服務於北京東部的廣大客戶,伴隨着通信業務的快速發展,“老東局”不再是單一的市內電話通信樓,它承載了更多新的功能,包括IDC機房、計費結算中心、科研設計功能、移動通信試驗機房。,如今,新老“東局”只是地理位置的指稱,它們都已是全新意義上的綜合通信設施,共同為首都人民架起了聯通國際國內的信息橋樑。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