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言情小說可別陷入同質化套路!這部呢?

20

從人物設定到故事情節,作家辛夷塢的新書《針尖蜜》最近引發了不少討論。截至目前,豆瓣評分為6.8分。,喜歡青春文學、言情小說的讀者,會比較熟悉辛夷塢的文風。她的作品以“暖傷青春”風格著稱,可能比較“虐心”,但仍會讓人看到希望。,她的書中,往往有對當前都市年輕人生存境遇的描述,也有對女性成長過程的思考。《針尖蜜》同樣具有這一特點,以都市為背景,寫的是言情題材。,就文筆而言,《針尖蜜》講故事的能力依然在線,開頭懸念感極強:由於家庭變故,陳樨帶着繼子跑到衛嘉處寄居,在一所狹小的房子里,衛嘉、陳樨、衛嘉繼母尤清芬相互間矛盾不斷,陳樨的直率、衛嘉的沉穩……人物性格一覽無遺。,伴隨着陳樨的回憶,上述出場者關係圖譜慢慢展開,同時解鎖新人物,交代陳樨、衛嘉、孫見川等人的身世、相識以及過往經歷,為後文的“HE結局”(即Happy End,幸福的結局)做好鋪墊。,貼合現實的背景設定容易讓讀者產生較強的代入感和閱讀興趣,這一點在言情小說中體現得尤其明顯。,《針尖蜜》也在努力將虛構故事“真實化”,陳樨、孫見川都是娛樂圈中人,孫見川的粉絲名叫“川菜”,有的“川菜”會為了這個不熟悉的偶像,一言不合便跟剛剛相識的陳樨吵架。,但這種人物設定、講故事的方法,目前似乎並未獲得讀者的一致認可。敘事節奏安排是爭論點之一:前期故事推進相對緩慢,回憶部分有些長;臨近結尾,劇情又突然進展很快。,另外,主要出場人物非美即帥,陳樨、衛嘉出身家庭差異巨大,兩人相遇、分手、重逢……依然帶着“甜虐文”的影子,展現性格主要靠大段對白。,事實上,《針尖蜜》在嘗試打破言情小說存在的某些套路。書中沒有性格完美的角色,每個人物都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做着自己彼時認為正確的事。,年少時,衛嘉喜歡陳樨,但一度選擇放棄:因為不知道喜歡一個人能做什麼;面對智力不健全的妹妹,最後還是選擇擔負起照顧她的責任。,不同年齡階段的陳樨也有很大變化:少女時代過得相當自在,進入娛樂圈后鬧出不少負面新聞,最後真正成長起來,懂得珍惜,也敢於付出愛。,這兩個人的性格都顯得有些“奇葩”。辛夷塢曾經解釋,寫這個故事是想表達兩個並不完美的人可以擁有很好的愛,也正是這份愛讓他們成為了更好的人。,確實,發展到現在,言情小說改變的多半隻是敘述方式和外殼,對“感情”這個核心問題的表現一如既往。,只不過,在這個時代,受網絡文化等影響,以都市為背景的言情小說,契約式感情關係、甜寵、虐戀等是常見的要素,寫作比較容易陷入同質化套路。,有觀點認為,類型文學讀者往往比較喜歡閱讀固定的情節設置,易於接受符合其以往閱讀、審美習慣的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當下部分言情小說講故事“模式化”的傾向較為明顯。,那麼,網絡言情小說如何才能寫出新意?也許,仍要從小說的三要素入手。,行為符合性格、富有辨識度的人物是小說的核心,敘事流暢、邏輯能夠自洽的故事情節是小說的架構,合理的背景則是故事存在的環境。,好的小說應當主題鮮明,能夠引人入勝,身為寫作者,也應當注意打破“套路”。,那,你看過這本書了嗎?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