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號站平台_我們都被困在度假村 所以笑得如此酸爽

20

兒女雙全的中產階級一家,度蜜月的新婚夫婦,隨身攜帶母親骨灰的單身富婆……他們來到夏威夷“白蓮花度假村”,還能掀起什麼波瀾?自上世紀80年代風靡全球的電視劇《大飯店》后,這類架構被反覆操練,徹底泯滅了觀眾的期待,因其中內置着結構性困境:人物必須在短促的度假時間中,完成一個個故事,不藉助偶然的力量,很難成功,由此留下斧鑿與模仿的痕迹。,快故事倒逼主題輕淺化,荒誕搞笑、讚美真情、甜俗之愛、粉飾平凡之外,難有其他。隨着批判性消解,創作亦被消解,此類影視劇已成快消品。出乎意料的是,依託這一濫俗的舊框架上,《白蓮花度假村》竟修鍊成神劇,且躋身新發布的艾美獎最佳劇集榜單。,《白蓮花度假村》的成功秘訣是什麼?,原因很多,但給我留下最深感受的,是它復歸了影視作品的批判性,這使它從“演個好故事給你瞧瞧”,變成一面鏡子——讓觀眾不僅看到別人,也能看到自己。,是的,我們都被困在《白蓮花度假村》中,所以哈哈大笑之後,別有一番酸爽。,你消費什麼,就決定了你的身份,《白蓮花度假村》的核心是批判消費主義。,消費主義肇興於19世紀中期,20世紀成為主流,其主旨是:資本為自我擴張,製造出各種符號,如品牌、流行、時尚、奢華感、時代精神等,刺激人們持續消費,併為此付出更多勞動。,消費主義是最好的推銷員,一旦被它掌控,買買買便成幸福之源。,消費主義也是一套巧妙的說服術。通過樹榜樣、炒概念、造夢想等,讓人們相信,人生義務不是“做對的事”,而是“把事做好”,從而放下道德、邏輯、人文精神等,專攻成功學,在“又撿到便宜”的鼓勵下,接受資本掌控。,消費主義還是一套自我奴役術,讓人吞下“今天付出,明天收穫”的雞湯,自己剝削自己。,通過消費主義,資本成功地奴役了人,而且改造了人。在今天,每個現代人的內心深處都已被摻入“消費者”的成分,快餐、霓虹燈、百貨商場等融入童年記憶,成為快樂、浪漫、夢想的一部分。在消費社會中,人的身份由消費什麼來決定,可這是一個動蕩的身份:消費品會迅速普及,手機、汽車、個人電腦等都曾是身份的象徵,如今已大眾化。於是,現代人必須不斷創造並追尋新的身份標誌物;有了汽車,還要豪車;有了豪車,還要遊艇;有了遊艇,還要私人飛機……踏上這條不歸路,才能維持階層感。,現代人沒有固定的身份,他只是在扮演某個身份,在紛繁的現實面前,其無根性充分暴露——虛偽、無情、麻木、醜陋……現代人假裝自己的文化來自歷史、良知與“理應如此”,但事實上,那不過是將博弈結果合理化。《白蓮花度假村》準確地撕下了這層偽裝。,所謂“壓艙石”,其實都是演員,《白蓮花度假村》的故事圍繞三條遊客線展開。,第一條線是女高管一家。妻子是高科技公司高管,頭頂成功女性的光環。她自私、自戀卻自失,用繁忙的工作來躲避煩惱。她的丈夫則是標準“白左”,滿嘴大道理,對兒子終日沉迷於手游無可奈何,他想像當年父親教育自己一樣,在孩子心中樹立起“爸爸是男子漢”的形象,當他得知父親死於艾滋病,而非癌症后,高管丈夫的三觀崩潰了。,作為美式“中產夫妻”的標本,二人已習慣於用口頭“高大上”代替道德實踐,他們成功地將女兒變成新一代偽君子。和她一起度假的大學同學保拉不願透露與度假村服務員戀愛的事實,因為“只要是別人的東西,她就會搶”。果然,高管女兒知道真相后,真的試圖去引誘那位服務員。,高管女兒不是壞人,只是父母給她的都是假象,與真實的人生經驗無法結合,她對抗不了邏輯森嚴的父母,只好耍心機,她和保拉是標準的“塑料閨蜜情”,度假帶上保拉,只因保拉是“給你用來裝酷的道具”。,正如保拉所說:“你覺得你很叛逆,但你就是他們(指高管夫妻)的同族。”,高管一家集大成地呈現了號稱“社會壓艙石”的中產人生,他們一分鐘前討論省錢,一分鐘后關心世界和平。為贏得兒子信任,高管丈夫竟主動講述當年出軌的經歷,並表明,為挽回婚姻,整整花了7.5萬美元給妻子買手鐲。當話題轉到美國當年對夏威夷土著的罪行時,高管丈夫展示了他的雄辯:“為了贖罪,我們把所有的錢捐出去,你願意嗎?”,高管以為贏得了辯論,卻堅定了保拉的決心——幫出身土著的服務員偷竊高管一家,因為他有權拿回被剝奪的一切。可服務員下手時,高管夫妻因吵架半途返回,丈夫成功秀了一把“救妻”劇,二人破裂的關係瞬間修復,生活重歸圓滿。,在女高管一家身上,滿是戲劇精神,沒有情節,編造情節也要入戲。他們以為自己睿智、公允、寬容、幽默,其實他們都是演員,壓根就沒有自己。為了讓人相信,才會裝出儀式感、道德感和成熟感。,在消費社會中,無人能真正掌控自己,第二條線是新婚夫妻。,繼承祖業的大款丈夫在精神上還沒脫離頑童階段,他一邊激情,一邊喋喋不休於旅館安排錯了房間,基於“決不能讓別人佔便宜”的信念,他與“白蓮花度假村”的總經理持續暗鬥,這讓妻子意識到,他們並不是同一種人。發現新婚丈夫試圖掌控她的人生,她決定逃開,徹底結束這段婚姻。,《白蓮花度假村》中有兩段“逃”。,一段是高管兒子在土著划船隊中找到自我,和《麥田的守望者》中的霍爾頓一樣,他決定逃離現代文明。,另一段是新婚妻子的“逃”,她向度假村按摩師傾訴,可對常年生活在最底層、發財夢屢遭破滅的按摩師來說,“自我”太奢侈也太虛假,她無動於衷地聽完,便匆匆離開。新婚妻子突然明白了,讓大款沒收“自我”,總比讓貧窮剝奪“自我”好,每個醒來的自我都是一片孤島,除了自己,沒人會為它遮風避雨。最終,新婚妻子選擇了妥協。,新婚夫婦隱喻着貧富差距不斷加大,且呈代際固化的現實下,幸福已成泡影。大款母親反覆說“重要的是快樂”,畢竟在有的時代,人只能接受動物式的生存。,第三條線是單身富婆。,單身富婆生活空虛,用想象出來的病痛四處騙關懷,度假村的按摩師以為她真會投資,甘受其情感掌控。可單身富婆知道,層層外表之下,內心深處的她是一個酗酒的女瘋子,她無力掙脫母親曾對自己的扭曲。她隨身攜帶母親的骨灰,名義上是想撒在母親生前最喜歡的海灣中,其實是她離不開母親,她掙脫不了母親的掌控。好在,一場愛情讓單身富婆找到了自己。,這條線隱喻着中產階級理想——財務自由——的虛幻,在消費社會中,人人都是受控者,無人能真正得到自己。,在《白蓮花度假村》中,還有自作聰明的度假村總經理,在與大款互斗中慘敗,他的職業精神、尊嚴、才能等瞬間清零。它們本是資本掌控人的工具,當資本任性時,它們一錢不值。得知自己將被開除,總經理淋漓盡致地服務了一把,這讓他感覺很“爽”,可幹得越認真,他就越像小丑。,美不只是好看,還要有批判性,《白蓮花度假村》對消費主義的批判如此有震撼力,因為作為現代人,我們也都身在其中,總有一個角色、一句台詞,讓我們感同身受。,因種種原因,直到上世紀90年代,消費主義在中國才勃興,其間雖有“詩人死了”“人文精神大討論”等聲音的對沖,但從整體看,它的影響是碾壓式的:一方面,消費主義在西方發育了百餘年,足夠成熟和強大,本土思想資源不足與之抗衡。另一方面,消費主義包含着一定的時代進步因素,比如在推進兩性平等、擴展個人空間等方面,消費主義發揮過一定积極作用。,在相當時期,消費主義戴着社會進步的面具,可事實是,消費主義是為資本服務的,而非為人服務。當資本與人的利益一致時,它會呈現出“有利於人”的溢出效應,可二者有衝突時,人的利益會優先被犧牲掉。可真正意識到這一問題,非一代經驗積累可成,這使《白蓮花度假村》的價值得以凸顯——用別人多年的積澱,重新審視消費主義。,其實,隨着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今天已有越來越多的人成了女高管一家、富先生窮妻子和單身富婆,那麼,我們該何去何從?是高談闊論,還是逃離,還是放棄自我、接受現實?有多少人會像劇中高管兒子那樣,勇敢地追問一句:“我原本有什麼人生?”,除觀念點化外,《白蓮花度假村》在創作手法上亦有值得借鑒處。同為寫實作品,劇中10個人物都非英雄,在相當時期,這被視為“寫實主義塌陷”,屬於敗筆,可從實際效果看,《白蓮花度假村》並未因此減色。這提醒我們:表現真善美,不等於必須編造一個高大全式主角,也不等於題材決定一切,更不等於徹底遮蔽假惡丑。保持批判性,才是寫實主義,才能真正弘揚真善美。,豐子愷先生曾說:國人常誤以為好看的就是美的。在今天,有批判性的也是美的,直面現實,表達真實,方為正途,《白蓮花度假村》恰好提供了一個好範本。

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
各种观点

报歉!评论已关闭.